作者:陳晉 來源:人民網
內容提示:這篇文章基本真實地反映了毛主席在臨終前幾個月時,才選擇了華國鋒做黨和國家領導接班人的真相。應該說毛主席在當時的情況下選擇華國鋒是沒有錯的。由于黨內路線斗爭的激烈,選左派選右派都不行,都可能會引起國內政治形勢的動蕩。通過我們對《華國鋒下臺內幕》一書的閱讀,我們已經知道,華國鋒雖然在抓捕四人幫的問題上做了錯誤的判斷,但是他還是想高舉毛主席的旗幟,堅持和繼承毛澤東思想的。我們仍然還認為華國鋒是個老實人。 但是,毛主席也說過:過于老實就是無能。華國鋒由于過于誠實憨厚,最后被修正主義分子排擠出政治舞臺。所以說,選拔政治領袖人物是絕對不能用老實來做標準。我們要求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必須德才兼備。這個“才”就是指他的智慧,沒有高超的智慧是不可能戰勝黨外的一切敵人和黨內一切對手的。毛主席之所以能在遵義會議上能登上政治舞臺,并不單單只是他的信仰很偉大,周恩來、朱德、甚至陳獨秀、王明等人的信仰都是和毛主席一樣偉大的。但是由于他們缺乏戰勝敵人的智慧,不能制定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不能消滅敵人和排除黨內的左右傾思想,最后都沒能登上領導人民戰勝敵人的最高位置。只有毛澤東的高超智慧才能完成這個偉大的歷史使命。 令人遺憾的是:毛主席是靠智慧把中國共產黨帶領出失敗的險境從而發展壯大的,但是他卻選擇了一個沒有政治智慧的華國鋒接班,結果他創建的紅色江山差一點被智謀多端的修正主義分子葬送掉。現在幸虧又出現了具有高超智慧的習近平接了班,歷史將在這里重新駛向正確的方向。雖然按照毛主席當年所預料:“物極必反”,“我們的孫子變修了,我們的孫子的孫子還會變回馬克思主義的。”那樣已經開始變了回來。但是,三十年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人民忍受的苦難太多了,還差一點被修正主義改變顏色。 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必須德才兼備,光有德無才不行,比如華國鋒。光有才無德也不行,例如鄧小平。必須是德才兼備,習近平就非常符合這個條件。 我們毛派也要靠用高超的智慧來進行斗爭,決不能再大喊大叫,靠窩里斗和攻擊自己人來進行斗爭。那樣不是繼承毛澤東思想,反而是違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做法。希望左派網友能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用我們的智慧在網絡上和實際生活中與那些形形色色的漢奸賣國賊、極右分子以及假左、極左分子作堅決的斗爭,勝利一定屬于繼承毛澤東思想的黨內外健康勢力,屬于偉大的中國人民。 ——正義之劍
毛澤東臨終選擇接班人的整個過程 周恩來逝世,使國務院總理之職空缺。本來,理所當然應由鄧小平繼任總理——因為他是“第一副總理”。
這時的鄧小平已處于受批判的地位,不可能繼任總理。
張春橋、王洪文可能認為打倒了鄧小平,他們就會成為理所當然的接班人。
1976年2月2日下達的《中共中央通知》,卻出人意料。
《中共中央通知》全文如下:
經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由華國鋒同志任國務院代總理。
經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在葉劍英同志生病期間,由陳錫聯同志負責主持中央軍委工作。
這表明,毛澤東又選定了新的接班人華國鋒!
屈指算來,在劉少奇、林彪、王洪文、鄧小平之后,華國鋒也是毛澤東親自選定的接班人。
毛主席的生活秘書張玉鳳曾這樣回憶毛澤東挑選接班人的情形:
關于接班人的問題,毛主席曾多次跟我說:為此事傷透腦筋,林彪是他選的,王洪文是他選的,都不行呵!
有一次,我問主席:總理這么好,你怎么不選總理當接班人?
主席伸出手掌做了一個砍刀的動作,說:總理雖好,缺少這個。意思可能是說他沒有果斷的決策能力。
1976年1月8日,主席得知總理逝世的消息,悲痛不已,時而哭,時而要趕人。他病臥在床,一字一句地看總理追悼會和悼詞的請示報告。看完后,又泣不成聲。我問主席去參加總理追悼會嗎?主席難過地說:“我也起不來了。”那些天,主席醒來也不先聽文件了,總是在扳手指頭,考慮問題,還不時問我政治局同志的名字,我就一個一個地報出當時政治局委員的名字。……
1月中旬,毛遠新來見主席。他問主席,對總理的人選有什么考慮?主席想了一下說:“要告訴王洪文、張春橋讓一下。”
然后,主席又扳著手指數政治局委員的名字,最后說:“還是華國鋒比較好些。” 毛遠新點頭說是。
就這樣,主席提議華國鋒任代總理,主持政治局工作。
毛遠新說:“好!選得好!”
主席也顯得很高興。
毛遠新出來時對我說:“幸虧他先去了(引者注:指周恩來去世),主席自己把接班人選好了,這是大事。”
后來,毛遠新又來向主席匯報說:他把指示向王洪文、張春橋傳達了。王洪文表示同意主席的安排,張春橋則沒有什么表示。在政治局傳達時,大家都認為主席看人看得準,選得好。
主席聽了毛遠新的匯報,很高興。
后來,江青也打電話來,讓我們報告主席說:華國鋒這個人,主席選得好,他兩邊意見都能聽,她對主席這項決定很滿意。
汪東興也特意來見主席說:“主席選華國鋒同志選的(得)實在好,我舉雙手贊成!此項決定,大家都很滿意。你要吃好、睡好,其它事,我們來辦。”
主席聽后,非常興奮,說:“華國鋒不但有地方工作的經驗,省委工作的經驗,還有中央工作的經驗。”
1976年4月30日,午后,毛主席接見正在北京訪問的新西蘭總理馬爾登。華國鋒同志陪見。接見后,華國鋒對主席說:“我把外賓送上車,還來向主席談幾件事。”主席說:“好。”不多會,華國鋒返回來同主席談話,我也在場。華國鋒對主席說:“最近我處理了幾件事,現在有幾個省發生一些問題,我已同政治局的同志研究,作了處理,簽發了中央文件,形勢正在好轉。國際上也有些事。我經驗不多,有事多同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看主席有什么意見。”主席說:“國際上的事,大局已定,問題不大;國內的事,要注意。”當時,主席說話已經講不清楚了,華國鋒同志聽不明白,我就把上面的話重復了一遍。
隨后,主席又講了一句,我也聽不清楚。主席就要紙和筆,我扶著他,主席在紙上寫道:“慢慢來,不要招(著)急。”“照過去方針辦!”“你辦事,我放心!”
當時,主席寫這三句話是答復華國鋒同志匯報的幾個問題的意見。后來傳說:“照過去方針辦”是“臨終囑咐”,“你辦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在1月21日、28日,毛澤東先是提議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然后又提議由華國鋒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經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正式向全黨下達這一決定。另外還宣布,由陳錫聯主持中央軍委工作。
由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這意味著毛澤東否定了張春橋當總理的可能性。
由華國鋒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這意味著毛澤東依然冷落了王洪文。
個子比張春橋高出一頭,年紀比張春橋小四歲的華國鋒,講一口山西話,不是一個顯山露水的人物。論政治手腕,論筆頭口才,都不如張春橋。這個山西大漢突然冒了出來,使張春橋的總理夢又一枕黃粱,化為泡影!
華國鋒這人,如同他寫的顏體字那樣,畢恭畢正。雖說他的字寫得并不算好,卻從不潦草。在中國政治舞臺上,他很晚才引起人們的注意。
華國鋒與中國共產黨同一年誕生——1921年。因此,他可以說是“黨的同齡人”。二十八歲的毛澤東在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時,他不過是個呱呱墜地的嬰兒。他與毛澤東是兩代人。
在上中學的時候。離學校不遠處住著兩個中共地下工作者。華國鋒在那里看了一些進步書刊,思想傾向革命。1938年,十七歲的華國鋒離開家庭,上山參加了抗日游擊隊。
1940年,十九歲的華國鋒在山西交城縣,擔任了工、農、青、婦、武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交城縣在山西中部,太原西南,文峪河上游,是個山谷林密的地方。這一年,華國鋒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6年,華國鋒擔任了中共交城縣委書記。不久,擔任了中共陽曲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華政委”之稱,便始于此時。
1949年8月,位于洞庭湖南岸的湘陽縣城插上了紅旗。隨軍南下的華國鋒,被任命為這個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從此,華國鋒在湖南工作了二十多年。
1952年,華國鋒被調往湘潭縣,擔任縣委書記。幾個月后,提升為中共湘潭地委副書記兼湘潭專員。
1954年,華國鋒擔任中共湘潭地委書記。
當時,就連華國鋒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書記那特殊的重要性——毛澤東正是湘潭縣人!
1955年7月,當毛澤東作了《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之后,三十四歲的華國鋒寫了《克服右傾思想,積極迎接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的到來》、《充分研究農村各階層的動態》、《在合作化運動中必須堅決依靠貧農》三篇文章。這些帶有故鄉泥士芳香的文章,毛澤東讀來頗感親切,華國鋒的名字第一次引起毛澤東的注意。毛澤東路過湖南時,接見了留著平頭、神態激動的華國鋒。1955年10月,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毛澤東特邀華國鋒作為列席代表,在會上介紹湘潭地區合作化運動的經驗。一個地委書記,能夠在中共中央全會上講話,是很不容易的了!經過這次會議,華國鋒給毛澤東留下很好的印象。
“你是我的父母官哪!”毛澤東一句戲言,說得本來就很拘謹的華國鋒,很不好意思起來。
“你是個老實人!”毛澤東又夸獎了一句。
華國鋒回湖南之后,不久就升為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部長。
1959年盛夏,中共中央決定在江西廬山召開八屆八中全會(也就是第一次廬山會議)。6月下旬,毛澤東離開北京,途經長沙。當時,江青在杭州休養。毛澤東在長沙約見了華國鋒。在談話中,毛澤東透露了口風。想回故鄉看看。華國鋒立即安排了毛澤東的湘潭之行。
闊別故鄉三十二載,毛澤東終于在1959年6月25日傍晚,回到湘潭韶山沖。毛澤東睡在家鄉的硬板床上,思緒萬千,哼成了那首著名的七律: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寂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大抵因為在故居見到掛在壁上的亡妻楊開慧的照片,觸動了毛澤東對前妻賀子珍的思念。毛澤東上了廬山之后,派車把正在南昌閑居的賀子珍接上山。別離二十多年,毛澤東終于與賀子珍重逢。不料,消息走漏,江青聞風,從杭州打來長途電話,說是馬上前來廬山。賀子珍才在山上住了一夜,便被毛澤東匆匆送下山了。
在廬山會議上,毛澤東猛烈地抨擊了彭德懷。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也受到了牽連。周小舟是毛澤東的同鄉,曾擔任過毛澤東秘書。
毛澤東下山之后,親自提名華國鋒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此后,毛澤東一到湖南,華國鋒便陪伴在側。毛澤東總是說,華國鋒是個老實人。1963年10月,華國鋒帶湖南干部到廣東參觀學習,寫了《關于參觀廣東農業生產情況的報告》,毛澤東看了,為之寫了批示,號召全黨克服驕傲自滿、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錯誤思想。從此,確立了華國鋒在湖南的穩固地位。
1968年4月8日,當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成立時,華國鋒出任副主任。1969年,華國鋒的名字,出現在中共九大的主席團名單之中,出現在九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名單之中。華國鋒擔任了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和斯諾談話時,提及了華國鋒。當斯諾的文章在美國《生活》雜志發表后,華國鋒第一次引起國外的注意。毛澤東是這樣說的:“湖南省的人物也出來幾個了。第一個是湖南省委現任的第一書記華國鋒,是老人。”當時,華國鋒不過四十九歲,當然算不上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毛澤東所說的“老人”,顯然是“老人馬”的意思。
在“親密戰友”林彪叛逃身亡之后,毛澤東不得不另選接班人。毛澤東在從上海調來王洪文的同時,也從長沙調來了華國鋒。這時的華國鋒,人在北京,但仍身兼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廣州部隊政委、湖南軍區第一政委等職。
在公安部長謝富治于1972年病逝之后,華國鋒被毛澤東提議擔任這一職務。公安部長地位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從此,華國鋒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1973年5月,當毛澤東正式表明選定王洪文為接班人、讓王洪文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時候,毛澤東也把華國鋒視為“后備”的接班人,與王洪文同時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
在1973年8月的中共十大上,王洪文成為副主席,引人矚目。華國鋒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只是不那么惹人顯眼而已。
華國鋒言語不多,不露鋒芒。在北京,他唯一的靠山是毛澤東。他既與“四人幫”沒有什么瓜葛,也與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沒有什么交情。在中央政治局尖銳的斗爭中,華國鋒往往保持中立。他唯毛澤東之命是從。
張春橋和他的伙伴們費盡全力,終于扳倒了鄧小平,毛澤東卻把大權交給了華國鋒。
挫敗“四人幫”的奪權陰謀,毛澤東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已經看出,江青和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結成“四人幫”,正覬覦著中國的最高權力。雖然這一次毛澤東選定接班人,又一次采用了由他個人指定的這樣并不恰當的方式。
四年前,就在毛澤東選定王洪文為接班人的時候,已考慮到華國鋒。不過,當時他更傾向于王洪文。
1973年5月,根據毛澤東的提議,華國鋒和王洪文同時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并參加工作。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王洪文當選為副主席,華國鋒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74年冬,在“四人幫”組閣陰謀甚為活躍之時,毛澤東在湖南長沙住了一百多天,充分表示了他對華國鋒的信賴——當時華國鋒兼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