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榮譽回歸:被新中國追認為烈士的10大國軍上將
導語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毛澤東為紀念碑起草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戰斗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今天(9月30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中國迎來首個烈士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今天上午10時獻上了花籃,表達緬懷追思。


1937年日寇大舉入侵中國,在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共赴國難。除極少數敗類臨陣逃脫外,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斗。他們浴血奮戰,前赴后繼,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的篇章。其中,僅上將就有十人血灑疆場。雖然未能看到日寇敗亡,但他們英勇抗戰的業績與偉大的抗日戰爭聯系在一起而永遠熠熠生輝!


佟麟閣:報國敢云天職盡,立身當與古人爭


佟麟閣


馮玉祥將軍在《模范軍人》中這樣評價佟麟閣:“他是一個極誠篤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勞,從來不說謊話,別人都稱他為正人君子。平素敬愛長官,愛護部下,除了愛讀書,沒有任何嗜好。”


佟麟閣是西北軍中有名的儒將。他儀表文雅,性格恬靜,深沉之中不乏果斷。佟將軍注重學習,淡泊名利,每次操勞完軍務總喜歡閱讀些書籍,并以日記形式不斷反省。一些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人常被他請到軍中講學。


1937年,佟麟閣升任二十九軍副軍長,駐守在北平南苑。七七事變后,二十九軍上層軍官徘徊于戰和之間,猶豫不決。身為副軍長的佟麟閣力主抗戰,他慷慨陳詞:“中日之戰不可避免,二十九軍首當其沖。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人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同時,他發出命令:凡有日軍進犯,堅決抵抗,不得后退一步!


7月28日拂曉,日軍對南苑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守軍僅5000余人,但佟麟閣毫不畏懼,命令部隊誓死堅守,戰斗異常慘烈。激戰中,腿部不幸被機槍射中。當部下勸他包扎傷口時,他卻全然不顧,奮勇指揮部隊還擊。在敵機的轟炸下,他的頭部再遭重創,壯烈殉國。


佟麟閣是抗戰初期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馮玉祥為他寫下了“報國敢云天職盡,立身當與古人爭”的挽聯,毛澤東也稱贊他“無不給了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范”。1979年8月1日,北京市委統戰部正式批準其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



趙登禹:殺盡日寇平生愿,甘灑熱血報民族


趙登禹


“一代虎將性剛尤,赤膽忠心向神州,殺盡日寇平生愿,甘灑熱血報民族”。在趙登禹的故鄉山東菏澤,人們至今還傳頌著這樣的歌謠。


趙登禹1898年出生,自幼習武,膂力過人。1914年,他跋山涉水步行1800多里,投奔西北軍。由于武藝出眾,很快就被馮玉祥挑去當衛士,并逐步成長為領兵上萬的高級將領。無論是當衛士還是帶兵,他都沖鋒在前,作戰勇猛如虎,堪稱虎將。1933年長城抗戰,他率大刀隊夜襲,殺得敵人鬼哭狼嚎,使日寇遭受了侵華以來“前所未有的傷亡與恥辱”。因殺敵有功,不久他就升任二十九軍一三二師師長。


1937年7月26日,趙登禹率部到南苑,與佟麟閣共同保衛北平安全。28日凌晨,鬼子進攻至一三二師陣地前,他再次率大刀隊向敵人沖殺。日軍看到大刀閃亮,嚇得魂不附體,向后潰逃一里多。佟麟閣犧牲后,趙登禹奉命集結隊伍反擊。在乘車至大紅門時,突遭日軍襲擊,頓時身中數彈,流血不止。傳令兵急忙將他抬上擔架,準備送往后方。他阻止說:“我不會好了,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份,沒什么值得悲傷的,只是老母年高,受不了驚慌,請你們替我安排一下,此外我也沒別的事了!”說罷,停止了呼吸,時年39歲。


7月31日,他與佟麟閣同時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全國解放后,毛澤東于1952年6月11日親筆簽署第80號烈士證,頒發給他的家人。


郝夢麟:我應該去抗戰,應該去和敵人硬拼


郝夢麟


郝夢麟,1898年出生,河北藁城人,曾在奉軍任職。雖是軍閥出身,他卻不吸煙酗酒,不賭不嫖,不納妾,并堅決杜絕軍中發生此類事情。其手下一名旅長曾因吸食鴉片而革職,其叔父在任軍械處長時也因偷偷納妾而被他遣返回鄉。


蔣介石圍剿紅軍時他曾與紅軍交戰,兵敗于蓮塘。第五次圍剿開始后,兩次請求解甲歸田,均未批準,1937年被送至四川陸軍大學將官班深造。在前往陸大途中,得悉盧溝橋事變,毅然重返部隊,請求抗日。他說:“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現在日寇要滅亡中國,我們的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關頭。我應該去抗戰,去和敵人硬拼!”請求終獲批準。其時,郝任第九軍軍長。


9月,他率部從貴陽北上抗日,臨行前給家人寫好了遺書。10月初,部隊到達忻口布防。每天他都親自視察陣地,督查工事。會戰開始后,他冒著槍林彈雨到陣地上督戰。將士們見軍長親臨前線,極受鼓舞,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拉鋸戰。但敵人火力太猛烈,守軍傷亡慘重,有的團打得只剩下100余人。他親臨該團說:“我和你們一塊堅守,決不先退,我若先退,你們不論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論是誰,只要后退一步,我也槍斃他!”在他的鼓動下,將士與敵血戰5晝夜,守住了陣地。16日晨,在追擊潰逃日軍途中,不幸中彈犧牲。12月16日,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


郝夢麟是抗戰初期捐軀的第一位軍長。毛澤東在紀念抗戰陣亡將士大會上曾高度評價其獻身精神。1983年9月13日,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饒國華:只要開始抗日,我就要站在最前線


饒國華


饒國華是川軍名將,以驍勇著稱。1935年曾參與對紅軍長征的圍堵。然而,面對東北淪亡,看到紅軍切實的抗日主張,他產生“如今仇未復,大敵當前,竟使兄弟鬩于墻,而置民族危亡于不顧乎”的疑慮。1936年2月,當蔣介石令他追擊紅軍,他只是率部尾隨,而沒有與紅軍為敵,自殘手足。


抗戰前夕,其救國思想日益強烈。每與友人相見必說:“只要開始抗日,我就要站在最前線!”七七事變后,他多次上書請求抗日,終獲批準。


9月21日,他率部出川開赴前線。11月下旬,所部在界牌、泗安一線布防,阻止日軍向南京進犯。27日,敵人在2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向陣地發動猛烈攻擊。守軍傷亡慘重,被迫且戰且退。饒心急如焚,他振臂高呼:“我們軍人報國的嚴峻時刻到了,一定要為國爭光,流盡最后一滴血!”官兵見師長如此英勇,一個個以一當十,奮勇殺敵。日軍遲遲不能得手。然而,由于個別指揮員不聽指揮,陣地相繼失守,所部被日軍三面包圍。


敵人欲來勸降,他緊握雪恥刀對部下說:“我從七七事變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線殺敵,洗雪國恥,收復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做到勝利則生,敗必死,不成功,便成仁。我們要牢記當時的誓言,絕不能在敵人面前屈膝示弱,給中國人丟臉!”說罷,正襟危坐,向敵人方向怒目而視,拔槍自戕,以死報國。


饒國華是抗戰中第一位自戕殉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12月11日,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王銘章:奮戰守孤城,以求贖回內戰之罪愆

王銘章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這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和董必武聯名為王銘章寫的挽聯,充分肯定了其抗戰業績。


他作戰勇敢,指揮有方,但從軍以來多次被卷進軍閥混戰,并參與對紅軍的圍剿。對此,王銘章深惡痛絕。全面抗戰爆發后,他主動要求到前線殺敵。1937年9月12日,在抗日誓師大會上,他慷慨陳詞:一定要用殺敵立功、報效國家的實際行動,贖回自己二十年來參與內戰、危害民眾的罪愆!10月底,他率部在娘子關與日軍鏖戰7天,擊敗敵人多次進攻,保證了大部隊的安全轉移。


1938年3月,日軍在山東滕縣一帶大量增兵,企圖打通津浦鐵路,奪取徐州。王銘章奉命進駐滕縣,阻擊敵人。14日,敵人出動飛機、大炮猛撲滕縣,很快就突破了外圍防線。王銘章臨危不懼,勉勵部下決一死戰,痛殲日軍,以死報國。在他的指揮下,守軍英勇戰斗。17日下午,敵人攻進南城。王銘章及隨從見已無法在市內存身,于是登上城墻,繼續與敵周旋。由于城墻上毫無掩蔽,他不幸被子彈洞穿腹部,當場犧牲。至此,他用死完成了守城的任務。


王銘章率部堅守滕縣四個半晝夜,阻滯了日軍侵犯徐州的陰謀,為臺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難怪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發出“若無滕縣之死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的感慨。王銘章殉國后,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張謂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張謂行是抗戰中唯一遭毒氣而犧牲的高級將領,也是十位殉國將領中最年輕的一位。


他是位才子,在北京求學時曾兩度棄文從武。其思維敏捷,成績優異,文采飛揚,考試常居榜首,甚得同學欽佩。1931年南京政府參謀本部成立,他擔任上校科長,曾參與擬定整軍方案。次年,以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陸軍大學。在校期間,他孜孜以求,學業猛進。在一次制定演習方案時,由于極富創意,被德籍教官給予120分的滿分,該成績創下了陸軍大學戰術作業記分的最高紀錄。畢業后,復留校升入研究院深造。


1935年被調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這時,日本帝國主義正加緊對華北的軍事擴張。在全國人民迫切要求抗日形勢下,國民黨不得不著手國防準備工作。張謂行奉命勘察南京地形,負責擬定南京和長江攻防作戰計劃,督導增加長江上下游要塞炮臺。他擬定的作戰綱領及作戰計劃均被采納。


1937年華北危急。為組織華北戰事,蔣介石任命張為保定行營作戰處長。當時他的夫人即將分娩,但張以國事為重,急赴前線就任,參與指揮作戰。1939年春,他又被蔣介石派到西安籌劃行營工作,負責全盤指揮。正當他準備在西安施展才華大干之際,3月7日下午,日軍飛機突然飛抵西安轟炸,并投放毒氣彈。他躲避的防空洞由于洞口封閉性差,毒氣大量滲入。盡管他及時指揮部下打開洞口自救,但終因毒氣太濃密,窒息身亡,年僅36歲。


張謂行殉國后,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1984年6月8日,民政部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陳安寶:衛國守土,堅守陣地達三十一晝夜


陳安寶


陳安寶,1891年出生,浙江黃巖人。少年時聰慧過人,深受老師器重。只因家境貧寒,不得不中途輟學。青年時決心從軍救國。先考入南京陸軍入伍生隊,后轉學湖北陸軍預備學校和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后在浙江陸軍任職。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進入浙江,他投身革命軍,參加北伐。盧溝橋事變后,他先是在陜西潼關、渭南一線駐防,后奉命開赴淞滬前線,轉戰于大江南北。因身經百戰,屢建奇功,被提升為二十九軍中將軍長。


1938年2月,陳安寶所部對侵占余杭的日軍發動進攻,激戰一晝夜,重創敵人。日軍逃走時尸體裝了滿滿20多輛卡車。7月,他率部進駐德安以烏石門陣地,與一○一師團血戰。敵人依靠鄱陽湖海軍艦炮和海空火力掩護向陣地發起猛攻,陳安寶親赴前線指揮,率部堅守陣地達3l晝夜之久,迫敵鎩羽而歸。


1939年5月3日,陳安寶接到反攻南昌的命令。他立即指揮二十九軍第五、二十六、七十九師火速向南昌開進。4日晚,部隊在荏港渡河,由于渡船數量不夠,加上敵機轟炸,直到5日夜才渡河完畢。隨后,他率部在敵據點間的小路上跑步前進,不幸在高坊附近遭敵包圍,激戰半夜,數次突圍未能成功。天亮以后,日軍增援部隊趕到,集中炮火猛烈轟擊,并出動飛機轟炸掃射,他負傷后仍堅持指揮。6日下午5時10分,他突遭敵機俯沖掃射,身中數彈,傷及心臟,壯烈殉國。


1940年9月23日,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中國共產黨人為紀念這位抗日英雄,曾向其家屬發去慰問電。1983年12月,國家民政部正式追認為烈士。


張自忠:周恩來稱贊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

張自忠


張自忠是抗戰中以上將軍銜捐軀的唯一一人(因為其他抗戰殉國上將軍銜均為死后追贈),也是二戰中世界反法西斯陣營50余國戰死沙場的最高將領。周恩來在悼念文章中寫道:“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人可比。……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


張自忠是西北軍的一員猛將,以帶兵嚴格著稱。炎炎盛夏,部隊每天要著兩層衣褲,在酷暑中操練4個小時;三九寒冬,官兵卻只穿夏天的衣服,在冰雪中操練,他本人還親自帶領部隊雪地行軍。若有人違反軍紀,毫不留情予以嚴懲,部下便暗中稱他“張扒皮”。然而,生活中他對部下極為愛護,和下級同吃同住同勞動,因而威望很高。西北軍一些部隊紀律松弛時,他就被臨時調去整飭。


1935年,張自忠任察哈爾省主席,次年兼任天津市市長。1937年3月赴日考察,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謠傳日方曾贈與其巨款,并送了一個日本美人……一時間流言四起。盧溝橋事變后,他“個人毀譽在所不計”,接任北平市長,堅持與日本人談判周旋,許多人把他當成了賣國求榮的漢奸。直到9月初,他才潛逃出北平,重返軍隊,走上抗戰第一線。


1937年11月,張自忠任五十九軍軍長。次年,他率部在臨沂與日軍血戰八晝夜,大敗“鐵軍”板垣師團;在武漢保衛戰中,其所部阻擊日軍達12天之久;1939年的隨棗會戰,他兩次親率部隊截擊日軍。由于屢次重創敵人,他成了婦孺皆知的抗日名將、“活關公”,并榮升為上將。


1940年4月,日軍向湖北進犯。作為兵團總司令,張自忠本不必親自出征,但他懷著以死報國的決心親率三個團由宜城北上,過漢水,與日軍血戰9晝夜,不慎陷入重圍。5月16日,他率部退至宜城南瓜店。在激烈炮火中,張自忠左臂負傷,仍堅持指揮。到了下午,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增援,身邊只留下一名參謀。眼看弟兄們一個個倒下,他再也按捺不住,提起沖鋒槍猛烈掃射,十幾名日軍應聲倒斃。就在剎那間他也被敵機槍射中,頓時身中5彈,血如泉涌,倒在地上。4時許,兩名日軍端著刺刀沖向張自忠,他順勢抓住敵人的槍站立起來,可旋即被另一人刺中,壯烈殉國。


日將領深為其精神所折服,令軍醫用酒精把他遺體仔細擦洗干凈,盛殮安葬,并立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張上將殉國后,國共兩黨都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澤東和周恩來親筆題寫了“盡忠報國”、“為國捐軀”的挽詞。解放后全國各地先后建立許多紀念標志,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大城市均設有張自忠路。1982年4月16日,民政部正式授予張自忠革命烈士稱號。


唐淮源:國土未復失壯士,碧血千載染中條



唐淮源


唐淮源1886年出生,云南江川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他性格剛毅,勤奮好學,以優異成績考入云南講武學堂,學習期間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時投身革命洪流,1922年到廣州,追隨孫中山革命轉戰大江南北。


全面抗戰后,他曾參與冀北、晉西南多次戰斗,戰功卓著,升任第三軍軍長。1938年7月,唐淮源奉命進入山西門戶——中條山。駐守的四年間,他指揮第三軍力挫強敵,使日軍多次進犯均以失敗告終,確保門戶不失。他也因在日軍13次大規模進攻中常勝不敗而名揚四海,威震八方。

1939年4月,他的母親去世,唐淮源回老家奔喪后匆匆返回中條山。他對部下說:“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慮,今大事已了,此身當為國有,誓與中條山共存亡!”1941年5月,日軍調集了8個師團、9個旅團、1個騎兵團和100余架飛機共25萬人,大舉向中條山撲進。唐淮源親赴一線,鼓勵官兵沉著應戰。由于兵力懸殊,許多將士在激戰中陣亡,國民黨命第三軍撤退。唐淮源以守土為己任,毅然令部隊化整為零,繼續戰斗。戰局日益惡化,第三軍完全陷入敵重圍之中。唐淮源親自組織數次沖鋒,都沒能成功。他悲憤自己未盡到保衛中條山之責,有負國家培養,于是在滂沱大雨中退去左右,自戕殉職于懸崖。


“國土未復失壯士,碧血千載染中條”這副挽聯充分表現了國人對他的痛悼和敬仰之情。1942年2月2日,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1986年12月18日,云南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家鈺: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疆場是善終

李家鈺


李家鈺從小立志救國,他背叛富農家庭走上從軍之路,卻被卷入連年軍閥混戰和“剿共”之戰。他渴望團結統一共御外敵。盧溝橋槍聲打響后,當即致電政府請纓參戰。獲得批準后,興奮之余賦詩一首:男兒持劍出鄉關,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


李家鈺真心抗日,經常主動打擊日軍,并視保存實力、不肯殺敵為恥辱。在山西抗戰期間,他多次與日軍作戰,屢屢報捷。實戰中他看到八路軍的游擊戰術對付日軍大有作用,于是真誠地和八路軍交朋友,共同探討殺敵韜略。1938年春,他派人到八路軍學習游擊戰術,親自邀請劉伯承講授戰略戰術,還一度在朱德的統一指揮下對日作戰。盡管國民黨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他卻始終堅信“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只要抗日就對”,堅定地與八路軍合作,槍口一致對外。


1944年日軍強渡黃河,三面包圍洛陽,國民黨守軍被迫西撤,李家鈺所部負責殿后。他一面研究應敵對策,一面掩護主力轉移。21日,當他獲悉日軍正在追擊高樹勛所部時,立即決定提前率部出發,沿途阻擊敵人,掩護友軍。不想行軍至秦家坡時,遭日騎兵伏擊。危急時刻,他率特務營奮力反擊。由于李家鈺身著黃呢軍服,目標顯著,頭腹部連中數彈,用生命實現了他生前親筆書寫的“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疆場是善終”的錚錚誓言。


6月22日,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上將。1984年,在李家鈺殉國40周年之際,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作者: 】  【發表時間:2014/10/4】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