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1986年同濟大學一掃地大爺,因獲先進暴露身份,政府領導親自接見
1986年同濟大學一掃地大爺,因獲先進暴露身份,政府領導親自接見
故事領域創作者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中,有一位負責打掃藏經閣的掃地僧,幾十年來默默無聞,后來卻擊敗多名高手,震驚了整個武林。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物,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在同濟大學“掃地”的戰斗英雄蔣道平。

說起蔣道平,或許有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其實,蔣道平是國內軍迷心中的戰神,是新中國欽定的“空軍二級戰斗英雄”,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擊落敵機5架,其中還包括美國“三料王牌飛行員”麥克康奈爾所駕駛的飛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樣一位空中戰神,卻是以一個清潔工的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又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取得輝煌的戰績的呢?

少年英雄立志參軍

蔣道平的老家在安徽嘉山縣西北的一個偏遠的小山村。

蔣道平在蔣家排行老三,家中還有兩個姐姐。身處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蔣道平的父親對兒子格外的照顧,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仍然全力供蔣道平讀私塾。

因為蔣道平從小就很能吃,家里人還給他取了個“燒鍋”的外號。

“燒鍋”從小就很聰慧,五歲的時候,私塾老師教的四書五經,他沒多久就能夠默寫出來了,不僅如此,蔣道平還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每逢過年,街坊鄰居都會讓他寫對聯。

不過好景不長,七歲那年,父親蔣家友過世了,蔣道平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結束了。

他仿佛在一夜之間長大了,“家里兩個姐姐加上我,就是三個孩子,我是家里的頂梁柱!我要擔起我自己的責任!”

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蔣道平每天放學后都主動幫媽媽、姐姐們做家務、干農活,有時還會和姐姐們上山去砍柴,下山時背上的木柴堆滿了一籮筐,足足有幾十斤,但是蔣道平沒有一點怨言,晚上看到母親腰疼,還會主動幫母親按摩。

在這種情況下,蔣道平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依然名列前茅。

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蔣道平讀到文天祥所作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聯想到飽受日寇蹂躪的中華大地,便立志要參軍,驅逐日寇,只可惜當時蔣道平的年齡太小,所以還不能參軍。

1946年6月,解放軍到安徽征兵,蔣道平迫不及待的入了伍,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那年他才16歲。

參軍那天,蔣道平騎著高頭大馬,胸前別著一朵大紅花,這時,天空中出現了4架國民黨的飛機,炮彈傾瀉而下,把圍觀的人們都嚇跑了,和蔣道平一同參軍的青年們落荒而逃,有的甚至打消了參軍的念頭,蔣道平的母親也勸他以安全為重,但是蔣道平仍然矢志不渝地選擇參軍:“好男兒就應該敢拼敢闖,馬革裹尸!與其在家中渾渾噩噩,還不如到外面闖出一番天地。”

第二天一早,蔣道平就到部隊報到了。

不過,參軍那天國民黨的空襲,也讓他嘆了口氣:“要是解放軍也有這么多飛機就好了。”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成為飛行員

蔣道平參軍之后,雖然年紀小,但是打仗的時候卻一點也不含糊,沖鋒號一響,他總是沖到最前面,他作戰勇猛,先后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戰役,并屢立戰功,獲得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一路從大頭兵做到排長,參謀。

新中國成立后,蔣道平到杭州參與剿匪,1950年8月,蔣道平突然被調到東北航校學習。

為什么蔣道平突然被召到航校去了呢?

原來,是美國組成了所謂的“聯合國軍”進入朝鮮半島,把朝鮮戰場的戰火北推至鴨綠江邊,嚴重威脅了東北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不利于東北的工業建設。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毛主席決定出兵朝鮮,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

可是,我們都知道,當時新中國尚在恢復之中,空中力量更是薄弱,僅擁有少量繳獲的國民黨飛機,而美國擁有最強大的空中力量,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中國要如何和美國對抗呢?

為了幫助中國建立自己的空中力量,在經過一番交涉后,“老大哥”蘇聯援助了我們數十架米格-15戰斗機,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當時的新中國缺乏足夠的飛行員,蔣道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調到航校學習的。

至于為什么挑中了蔣道平,有兩個原因:

一來是蔣道平文化水平比較高,能看得懂飛行員的教導手冊;

二是,蔣道平雖然年紀小,但頭腦靈活,應變能力強,這正是飛行員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負責教這些中國飛行員的是來自蘇聯的教官,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

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際操練,蔣道平都很認真地記下筆記,沒多久,蔣道平就積累了一本厚厚的筆記本。

就在蔣道平在航校努力學習飛行知識的同時,志愿軍也在朝鮮戰場遭遇了難題。


志愿軍入朝后,由于沒有空中力量的支援,而美國當時又信奉火力優勢學說,唯火力制勝論,即所謂“范佛里特彈藥量”,利用空中優勢,每天將數十萬枚汽油彈、燃燒彈傾瀉在朝鮮戰場上,給志愿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就像最近上映的電影《長津湖》所上演的那樣,沒有制空權的志愿軍,只能淪為地面上的一個個活靶子,這正是抗美援朝初期我軍的真實寫照。

為此,東北航校加快了教學的進度,經過五個月的理論和體能訓練后,每個飛行員只經過了30多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就上戰場了。

1952年12月,蔣道平被編入航空兵后,正式入朝參戰。


擊敗美軍王牌飛行員麥克康奈爾

進入朝鮮戰場后,蔣道平很清楚,自己面對的是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空中作戰時長超過1000多個小時的美軍飛行員,我軍在空中作戰經驗上沒有優勢,只能憑借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去與美軍作戰,就像毛主席所說的那樣“邊打邊學,在戰斗中積累經驗”。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我軍所駕駛的蘇制米格-15戰斗機不僅飛行速度比較快,機身也比美國F-86堅固,通常F-86發射數十發機槍炮才能擊穿米格-15,反之,米格-15一發炮彈就可能擊落F-86。

入朝之后不久,蔣道平就開始跟隨飛機集群作戰,而他第一次擊落敵機的過程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在這次飛行中,蔣道平本以為并沒有遭遇敵人,即將降落,然而這時候無線電突然響了起來:“注意上空有敵機!”。

話音未畢,蔣道平所駕駛的飛機,就被機槍炮擊中了,所幸只是左翼,他用力向上推油門桿,飛機迅速躍升至高空中,躲過了敵機的后續射擊。

蔣道平知道敵機是不會放過自己的,他臨危不懼,把機身穩定了下來,這下他看清了敵人,原來有三架美F—86在后面死咬著蔣道平不放。

蔣道平一個突然的右轉,使得兩架敵機沖到了前方,蔣道平抓住機會,顧不上自己機翼也負傷的情況下,迅速發射炮彈,敵機的機翼被打中了。

正當蔣道平想要繼續把這架敵機擊落時,他的飛機座艙彌漫起了濃煙,飛機顫動得越來越厲害,蔣道平只能放棄射擊,平穩地降落在地面上。


蔣道平的戰友們聽說了他遭到三架敵機偷襲,在喪失先機的情況下,還差點擊落了一架敵機,都為他冷靜的操作和過硬的飛行技術所折服。

說到這里或許有人會有疑問,蔣道平面對敵人怎么會這么勇敢呢?

對此,蔣道平晚年是這么說的:“我們那個時代的人,都沒有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太重,打死一個就值了,打死兩個我就賺了。”

這件事后,蔣道平也汲取了教訓,自己雖然死里逃生還差點“反殺”成功,但在降落的時候,也犯了疏于偵查的錯誤,不過蔣道平在這次經歷中也發現了擊落敵機的有效戰術:

即戰斗時可以佯裝逃亡,吸引敵機追擊,然后再猛地向右側躍升,讓敵機沖到前面,這樣的話,敵機就暴露在蔣道平的射擊視野了。


蔣道平把這一戰術運用到了之后的戰斗中,1953年1月22日,蔣道平接到上級任務,為了掩護我軍的8架戰機執行任務,需要他牽制敵機。

當蔣道平的飛機沖向空中后,迅速吸引了三架敵機,又是以一敵三的局面,蔣道平猛地右舵一轉把,三架敵機都撲空了,蔣道平對準敵機的機身猛烈射擊,一架敵機旋轉著落入地面。

在地面爆炸,后面的兩架敵機死死咬住蔣道平的飛機不放,鉚足了勁向蔣道平射擊,蔣道平不緊不慢,并沒有一味地逃跑,而是通過靈活機動的閃展騰挪,邊打邊走,這時候,我軍的援機到了,敵機見狀也就撤退了。

這是蔣道平擊落的第一架美軍飛機,戰友們聽說了他在空中的英勇表現,都嘖嘖稱奇。之后的幾個月里,蔣道平再次用同樣的“佯退-右翼回旋戰術”擊落了三架敵機。

由于戰績優異,蔣道平被送到沈陽志愿軍航空兵三師學習,這次他學習的是復雜的單飛技術,領航的主任張滋帶他在空中飛了一圈后對他說:“你之前已經擊落過4架敵機了,經過我帶這么一圈后,你以后可以獨自飛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蔣道平就飛回到部隊里了。

1953年4月12日,天氣晴朗,這一天正是蔣道平和麥克康奈爾上演空中對決的日子。

8時左右,按照航空司令部的命令,由蔣道平等飛行員組成的12架米格-15戰斗機群,飛向龜城,保護鴨綠江大橋。


因為據可靠情報,美軍飛機將有針對鴨綠江大橋的軍事行動,如果鴨綠江大橋被美軍炸毀,志愿軍的唯一的后勤補給將會被掐斷,這座大橋關系到朝鮮戰爭的戰局走向,十分重要。

起初,12架飛機排成一字隊形在團長樊玉祥的帶領下,向龜城飛去,途中可能是沒有注意到地面指揮部的指示,蔣道平沒有跟隨大部隊轉向,脫離了部隊,不小心落了單。

蔣道平剛察覺自己掉了隊,就發現有一大群敵機向北飛去,他察覺到美軍可能有重要行動,于是跟了上去。

蔣道平穿過了一大堆云層后,暴露在了敵機集群的眼皮底下,可是令他感到詫異的是,敵機并沒有理會他,而是繼續向北進發。

憑借著這兩年來作戰的經驗,蔣道平判斷,這一大群敵機的任務極有可能就是炸毀鴨綠江大橋,因為一般來說,只有執行大任務的敵機集群才不會理會落單的飛機。


蔣道平數了一下敵機的數量,他們以4架F-86為一小組,總共有8組左右,數量絕不低于30架,1:30,差距如此懸殊,蔣道平不得不開始謹慎起來,

他知道不能硬拼,他想到,如果自己判斷沒錯的話,既然敵機的目標是鴨綠江大橋,那么考慮到鴨綠江在中朝邊界,這就意味著敵機在逼近鴨綠江大橋的時候必定會轉彎,到時自己就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攻擊敵機的側面,然后迅速逃離。

戰術既定,蔣道平胸有成竹,他故意放慢飛行的速度,跟在敵機集群后面,果然不出其所料,敵機在接近鴨綠江大橋的時候轉彎了。


蔣道平瞅準最后轉彎的一架敵機,向它全速追去,進入射程后,他瞄準敵機猛打,機槍炮猶如兩道平行的激光向敵機射去,敵機被打中了機翼,但做了一個閃避的動作,倉皇逃走。

蔣道平又瞄向了第二架敵機,這次他精準的擊中了敵機的尾翼,敵機歪歪斜斜地向黃海飛去,飛行員拉開了降落傘,而飛機則落在了黃海海面,由于是單飛,蔣道平怕有敵機追擊,不敢戀戰,只能放棄目標返航。

經過膠卷判讀,地面指揮部認定蔣道平此次取得的戰果是擊落一架美機F-86,這是蔣道平擊落的第五架戰斗機。


而實際上,此次被蔣道平擊中、迫降黃海的是有著美國“三料王牌飛行員”的麥克康奈爾,他曾一個人擊落了7架米格-15,所以也被稱為是米格殺手。

麥克康奈爾對此也洋洋自得,還將自己所駕駛的飛機用妻子的名字命名為“美麗布奇”,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在這次看似尋常的任務中,自己的“愛機”卻被中國的飛行員擊落,要不是因為美軍先進的海上救護,自己的性命恐怕就要折在黃海了。

對此雖然志愿軍方面當時并不知情,但是美軍則大為震驚,本國的王牌飛行員接連被中國飛行員擊落,或死或俘,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很是驚慌,他在五角大樓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感嘆:“共產黨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世界上主要的空軍強國之一!

隱姓埋名成為清潔工,早年豐功偉績被揭開

朝鮮停戰協議簽訂后,蔣道平也回國了。

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蔣道平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擊落敵機的表現,被授予上尉軍銜,后被調任為43團第一大隊隊長。

1961年、1965年先后兩次到福建參加論戰。

1977年升任為副師長到福州指揮空中防御工作,期間因為是戰斗英雄,和毛主席、周恩來會面達8次之多。

第二年擔任某軍第四副軍長。直到1983年離休。

1986年,蔣道平覺得平時忙習慣了,閑下來很不合適,于是和另外十幾個離休的老飛行員申請到同濟大學做環保工作。

在上崗的時候,蔣道平等人一致要求不要對外聲張自己曾是戰斗英雄的身份。

蔣道平負責11幢宿舍樓的環衛工作,每天清晨,同學們都能看到一個五六十歲的大爺自行車上別著一般掃帚,在敦促環衛工人做好宿舍的保潔工作,如果環衛工人聽不懂的話,蔣道平也會親自動手打掃給他們看。

除了環保衛生的“本職”工作外,蔣道平經常會和學生一起交流,如果有學生情緒上出了問題,蔣道平就會用溫和的語氣去勸說,直到學生心情平復為止,有用電違章的同學,蔣道平也會耐心的去勸導,而不是斥責。

所以蔣道平一直在同學們的心中,就是一個和藹的老大爺。


1986年,由于蔣道平做衛生管理工作得力,同濟大學被評選為上海衛士文明示范高校。這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經過媒體的挖掘下,蔣道平戰斗英雄的身份第一次被曝光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下。

蔣道平成為了當時的紅人,只是誰都沒想到的是,蔣道平這個戰斗英雄居然回去做清潔工。

關于蔣道平擊落過美國王牌飛行員麥克康奈爾這件事,早在1992年,丹東建立抗美援朝紀念館的時候,當時在全國范圍內征集關于朝鮮戰爭的資料,有個叫沈自力的老教授,經過一番對比后,初步認定,將麥克康奈爾擊落在黃海的飛行員,應該就是蔣道平。

1999年,解放軍軍事學院研究員陳宇一次無意在圖書館里,發現了關于蔣道平的秘密,在美國人著的《朝鮮空戰》中記載著:“1953年4月12日,……差點又失去了一個優秀的飛行員,幸虧麥克康奈爾上尉降落到黃海海面,后被海上救護隊救起了!

為了徹底地揭開這個謎團,陳宇還專門去了趟美國去收集第一手資料,他發現美國在1957年為了吹噓自己海上救援力量的強大,早就宣傳把麥克康奈爾救援成功的事件作為宣傳的典范。

回國后,經過一番波折,終于聯系到了蔣道平本人。

2001年6月,蔣道平在干休所里接到陳宇的電話,蔣道平后來回憶說:

“他問我說,你在1953年4月12日是不是擊落過一搜F-86噴氣式戰斗機,我說都已經了幾十年了,我都記不清了,他就讓我把那天空中戰斗的過程寫在信里,寄給他,我就把那天戰斗的完整過程都詳細地寫給他,我還特地花了一張圖。”

陳宇把15師當天的每位飛行員的戰績核對了一遍,確定沒有蘇聯飛行員參與作戰后,當天擊落的中國飛行員一個是馬建中,另一個就是蔣道平,在核對一番后,馬建中擊落的敵機落在了朔州,蔣道平擊落的敵機在黃海。

時間、地點等都對上了,完全可以確定擊落麥克康奈爾的就是蔣道平,陳宇整理的資料的寫成調研報告寄給空軍司令部,經過十多天的等待,蔣道平終于收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的回應:

“……經空軍黨委常委研究,同意確認您在抗美援朝在這期間,擊落了美國空軍第51連隊16中隊王牌飛行員約瑟夫麥克康奈爾駕駛的飛機!


面對這封晚到了近50年的認證,蔣道平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欣喜,在他看來,只有祖國和平發展的才是讓他感到欣慰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死里逃生的麥克康奈兒,在朝鮮戰爭結束后不久就死于一場飛機實驗,而在他無敵的空中戰史中,蔣道平是唯一擊敗過他的飛行員。

2010年,蔣道平因病去世,享年80歲,在他80歲的生命中,為了國家和人民解放事業,不憚辛苦,立下赫赫戰功,又在朝鮮戰爭中取得過擊毀5架敵機的輝煌戰績。

但是他功高不居,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晚年隱姓埋名,做起了衛生管理,他身上體現的正是老一輩共產黨人,樸素的情懷和高深的情操。

總之,蔣道平的功績將鐫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之上,他的偉大襟懷將被人民永遠銘記

【作者: 】  【發表時間:2021/10/22】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