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yè)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yè)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huán)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tǒng)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jié)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chuàng)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 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20 ..
詳細內容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新時代文藝繁榮發(fā)展紀實

努力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新時代文藝繁榮發(fā)展紀實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

  在黨領導中國文藝為建設中華民族新文化而奮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是一座繼往開來的里程碑。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高度,深刻闡述和科學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文藝事業(yè)錨定價值航向,擘畫宏偉藍圖。

  十年探索奮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下,新時代中國文藝百花園氣象萬千、碩果累累,展現(xiàn)出昂揚自信的時代風貌。

  把舵定向:“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1年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北京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這是演員們演唱歌曲《領航》。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2024年9月29日晚,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華燈璀璨、氣氛喜慶。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3000多名觀眾一起觀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音樂會,共賀新中國華誕。

  從《黃河大合唱》《北京喜訊到邊寨》等經典旋律,到《新的天地》《新征程》等時代華章……透過一方舞臺,山河壯闊的大美圖卷鋪展開來,民族復興的堅定足音鏗鏘回響。

  文藝事業(yè)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è),文藝戰(zhàn)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zhàn)線。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堅持運用先進文化引領方向、鼓舞士氣、凝聚力量。

  文藝工作座談會清晰標定新時代文藝的歷史方位:“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yè)。偉大事業(yè)需要偉大精神。實現(xiàn)這個偉大事業(yè),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深入總結新時代文藝工作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新要求,深刻回答事關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戰(zhàn)略性重大問題,與時俱進推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將黨對文藝工作的認識和實踐提升至新的高度,為繁榮發(fā)展新時代文藝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定航向、正導向,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

  談創(chuàng)作、論方法,指出“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講品位、重藝德,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社會形象與作品的社會效果統(tǒng)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

  把握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指出“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文藝創(chuàng)新的重要源泉”;

  ……

  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思想的光芒,照耀新時代中國文藝事業(yè)嶄新航程。

  給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寫信,勉勵他“繼續(xù)在從藝做人上作表率,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shù)娜恕保?

  在貴州苗寨考察時叮囑:“一定要把苗繡發(fā)揚光大,這既是產業(yè)也是文化,發(fā)展好了既能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能為產業(yè)扶貧、為鄉(xiāng)村振興作出貢獻”;

  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考察時強調:“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wěn)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

  ……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念之系之,系統(tǒng)謀劃、親力親為,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部署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舉措,凝聚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與黨同心同行,為文藝繁榮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提供有力指導。

  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謀篇布局、把脈問疾,推動建立新時代文藝發(fā)展政策體系,一項項關鍵政策密集推出——

  從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等文件發(fā)布,到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等一系列文藝政策出臺,破立并舉、激濁揚清,山清水秀、百花齊放的文藝生態(tài)逐漸形成。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系統(tǒng)部署,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源泉充分涌流、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持續(xù)迸發(fā)。

  在習近平總書記堅強有力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奮力投身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偉大實踐,以飽含精神力量的作品引導、凝聚、推動人民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

  謳歌時代:“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fā)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2021年12月14日上午,中國文聯(lián)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xié)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面對濟濟一堂的文藝工作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殷切期望:

  “要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弘業(yè)、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chuàng)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

  十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立足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高舉時代精神火炬,把握時代躍動脈搏,以文藝精品書寫時代答卷。

  “我聽說中國電視劇《山海情》近期在科摩羅熱播。”2024年9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科摩羅總統(tǒng)阿扎利時欣然說道。

  《山海情》生動展現(xiàn)了寧夏西海固人民的奮斗史、中國反貧困的壯舉,憑借真實的再現(xiàn)、精良的制作、傳神的演繹火爆“出圈”。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的主題、捕捉創(chuàng)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望。

  2021年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北京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這是文藝演出結束,全場共同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聚焦重要時間節(jié)點,獻上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音樂會《信念永恒》、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晚會《我們的四十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奮斗吧 中華兒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等一系列精彩演出,奏響民族復興路上一個又一個強音。

  圍繞國家重大戰(zhàn)略部署,聚焦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主題,一批優(yōu)秀作家傾情投入新時代農村題材文學創(chuàng)作,一篇篇優(yōu)秀文學作品為鄉(xiāng)土大地史詩般的巨變留下新的篇章。

  置身重要歷史關頭,文藝工作者不辱使命,創(chuàng)作推出一首首歌曲、一部部影片,記錄謳歌抗疫一線各行各業(yè)凡人英雄的事跡,凝聚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心懷“國之大者”、腳踩生活大地,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chuàng)造之力、發(fā)展之果,用心用情謳歌偉大時代。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

  近年來,“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在全國多地掀起觀展熱潮。利用最新科技賦能,千古丹青數(shù)字新生。人們在歷史長河與時代律動中,領略中國古代繪畫的宏富成就,感受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2022年10月15日,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即將結項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勉勵項目組“繼續(xù)深入挖掘中華文明賡續(xù)傳承的基因密碼”。

  互聯(lián)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tài),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

  “創(chuàng)新是文藝的生命。要把創(chuàng)新精神貫穿文藝創(chuàng)作全過程,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在提高原創(chuàng)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對文藝創(chuàng)作、文藝創(chuàng)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精辟指引。

  沉浸式戲劇帶來全新體驗,網絡文藝精品化發(fā)展?jié)u成主流,線上展覽、線上演唱會等廣受追捧……

  勇做時代“弄潮兒”,廣大文藝工作者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努力開拓文藝新境界,向著新時代文藝高峰奮勇攀登。

  不負人民:“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馬頭琴樂聲悠揚,烏蘭牧騎隊員們翩翩起舞,為牧民送來歡樂。

  60多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輾轉跋涉于戈壁草原之上,服務牧民群眾。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指出:“新時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積極支持和推廣直接為基層老百姓服務的文藝活動。”

  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fā)展的動力所在。

  廣大文藝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扎根人民,傾力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

  “為人民提供更多優(yōu)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蘭州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為人民大眾服務,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發(fā)展文化的價值取向。廣大文藝工作者走進基層一線,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

  從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豫劇《焦裕祿》等多部戲劇力作叫好叫座,到全國范圍內推進戲曲進校園、進鄉(xiāng)村,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深融入社會生活、百姓日常,潛移默化間涵養(yǎng)民族氣質、筑牢文化自信。

  長篇小說《裝臺》、電影《奇跡·笨小孩》、電視劇《大江大河》……全國文藝界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yōu)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chuàng)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作品,展現(xiàn)美好生活新圖景、新風尚。

  依靠人民,不斷激發(fā)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活力——

  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同作家王愿堅的一段往事:

  “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縣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來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廠的作家、編劇王愿堅。他對我說,你到農村去,要像柳青那樣,深入到農民群眾中去,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也需要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既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

  來自基層一線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多了!文學界涌現(xiàn)了一批勞動者作家,他們以生活為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引起廣泛關注和共情。

  深受村民和網民歡迎的“村晚”火了!2024年春節(jié)“村晚”91個示范展示點各具特色、“鄉(xiāng)”味濃郁,線上線下觀眾人數(shù)超過百萬。

  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自發(fā)投入火熱的文藝創(chuàng)作實踐,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登舞臺、唱主角。

  服務人民,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全國國內出游7.65億人次,電影國慶檔票房達21.04億元,博物館、美術館人頭攢動,人們競相感受文化市場的繁榮發(fā)展,品味文藝創(chuàng)作的百花齊放。

  進入新時代,伴隨經濟社會發(fā)展,文化供給的主要矛盾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人們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的需要更加凸顯。

  中國文聯(lián)持續(xù)完善文藝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把文藝送到基層;中國作協(xié)通過“中國文學盛典”等活動,把優(yōu)秀作品帶給讀者;各藝術門類把握藝術發(fā)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更好呼應人民群眾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廣大文藝工作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生活的蓬勃、生命的光彩。

  凝心鑄魂:“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

  新中國成立75周年前夕,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內,伴隨著雄壯激昂的《向祖國英雄致敬》樂曲聲,習近平總書記向“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田華頒授獎章。

  這是對德藝雙馨老藝術家的充分肯定與贊許,也是對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深情勉勵與希冀。

  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滿懷豪情,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弘揚中國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北京中軸線北延,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廣場上,《旗幟》《信仰》《偉業(yè)》《攻堅》《追夢》五組主題雕塑雄偉矗立,震撼人心。

  拾階而上進入展館序廳,《長城頌》巨幅漆畫壯麗雄渾,生動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是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

  天津市和平區(qū)新星小學學生在觀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2021年9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等國產影片點燃國慶檔,《永不消逝的電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舞劇、《覺醒年代》《問蒼茫》等電視劇廣受好評……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近年來,一大批兼具思想深度、藝術高度和精神力度的優(yōu)秀作品脫穎而出,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

  電視劇《覺醒年代》主創(chuàng)團隊走進北京大學,劇中主要演員與北大學生同臺演出(2021年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國氣派——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江努日帶著徒弟們向總書記展示了一段英雄史詩《瑪納斯》。

  習近平總書記說:“像《瑪納斯》這樣的文化遺產,既是少數(shù)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要做好保護、傳承、整理工作,使之發(fā)揚光大。”

  如今,江努日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歌者,《瑪納斯》有了越來越多的傳承人。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xiàn)中華審美風范。新時代文藝不僅有當代生活的底蘊,也有文化傳統(tǒng)的血脈。

  電影《長安三萬里》、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電視節(jié)目《唐宮夜宴》“圈粉”無數(shù),“詩詞熱”“文博熱”“國潮風”引領潮流……新時代文藝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與時偕行、守正創(chuàng)新,在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實現(xiàn)面向未來的創(chuàng)造,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秉持開放包容,推動交流互鑒——

  伴隨著跳躍靈動的鼓點,身著各自民族服飾的中非舞者登場。一場《鼓與舞》的相會,融合了非洲的鼓舞和中國陜西的安塞腰鼓,熱烈奔放、歡快喜慶……

  9月4日晚,習近平總書記歡迎來華出席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并一同觀看文藝演出。這場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guī)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呈現(xiàn)不同文明相知相親、相互交融的和諧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

  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事業(yè)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舞劇《詠春》走出國門、昆劇《臨川四夢》巡演歐洲、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海外熱播、“感知中國”“歡樂春節(jié)”等中國文化品牌活動點亮“中國紅”……

  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奮力描繪多彩的中國、進步的中國。如今,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現(xiàn)開放包容的博大胸襟,書寫美美與共的時代新篇。

  奮進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文藝擔負起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的神圣使命,正在為闊步走向復興的偉大民族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為世界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絢爛圖景,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記者:林暉、周瑋、史競男、王思北、王鵬

  統(tǒng)籌:張愛芳、任正來、何雨欣、孟潔

【作者: 】  【發(fā)表時間:2024/10/15】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xié)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huán)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fā)現(xiàn)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lián)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