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砥礪奮進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1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砥礪奮進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1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砥礪奮進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1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新華社記者霍小光、張曉松、朱基釵、鄒偉

  2021年的春天,“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此時交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萬眾矚目中勝利召開。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參加內蒙古、青海代表團審議,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看望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同代表委員們深入交流、共商國是,就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凝聚起億萬人民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

  揭示“三新”深意——只有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總書記,您看,這是最近在我們家鄉拍的。”

  3月7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青海代表團審議現場,兩張照片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孔慶菊代表從小生長在祁連山腳下的海北州門源縣。此刻,她拿出照片,請坐在對面的習近平總書記觀看。

  一張照片中,是漫步在草叢中的荒漠貓;另一張,則是行走在樹叢中的雪豹。

  “以前很少見的珍稀物種,現在頻頻現身了。”孔慶菊以此佐證,講述生態環境的變遷。

0:00
/0:23

  山綠了,沙少了,水清了,鄉親們的口袋也鼓了。門源縣積極推進產業向生態農牧業、旅游業轉型,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農牧民吃上了生態飯。

  “這說明生態保護見效了。”習近平總書記凝視照片,頻頻點頭,“特別是大家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增強了,看到了生態本身的經濟價值。”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我看你是門源縣的,在祁連山南麓,翻過山就是甘肅的武威了。”習近平總書記翻看手邊的地圖說道。

  2019年8月赴甘肅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祁連山北麓的大草原,遠眺巍巍祁連,實地了解生態恢復保護情況。

  此次,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又語重心長地說:“進入新時代,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的認識也要不斷發展深化,我們就是要有生態的認識,要有全局的意識。”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是貫穿“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邏輯主線。

  一個主題、一條主線——深刻回答著未來5年乃至15年的中國,將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命題。

  如何緊扣主題?

  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以大時空觀為這篇大文章“解題”——

  從領域看:“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

  從地域看:“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

  從時域看:“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不僅解決認識論,做好“判斷題”;更給出方法論,做好“實踐題”——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把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部署落到實處”;

0:00
/6:06

  “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如何緊扣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依然是從生態案例切入。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里要加一個‘沙’字。”3月5日下午,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提法令人眼前一亮。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來自巴彥淖爾的張曉兵代表介紹了近年來治理烏梁素海流域的做法:通過流域上游治沙、流域腹地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等措施,烏梁素海總體水質已穩定在五類,局部達到四類。

  “烏梁素海我作過多次批示。現在看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還要久久為功。”從一片湖泊放眼黃河“幾”字形頂部的“塞上江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好這個地方,有治理鹽堿化耕地的問題,也有治沙的問題。怎么擺布?要做好頂層設計。”

  加一個“沙”字,是系統思維的體現,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發展理念的洞見——

  “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必須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這是系統的理論體系,更是實踐的理論體系。

  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現場,話題從鑲嵌在草原上的“明珠”,又轉到無邊的林海。

  當了幾十年林業工人的周義哲代表,向習近平總書記講述了個體職業角色隨時代大潮的轉變。

  “以前我們是‘砍樹人’,最早我們工隊每年冬天生產木材能裝400節火車皮,現在丟掉斧鋸,成了‘看樹人’,同樣也是在為國家作貢獻。”周義哲告訴總書記,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他所在林區得到休養生息。據測算,2018年林區的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6159.74億元。

  “你的這個身份轉變,正是我們國家產業結構轉變的一個縮影。”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你提到的這個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這里面不僅有林木本身的價值,還有綠肺效應,更能帶來旅游、林下經濟等。”

  從沙講到林,從林講到整個生態保護,從生態保護講到產業結構調整,從產業結構調整談到創新開放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抽絲剝繭、娓娓道來,深入淺出點透了新發展理念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早在2018年,第一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習近平總書記就為內蒙古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出良方,強調“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進入新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了內蒙古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

  “你們的地理方位、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生態環境要求等方面都比較特殊,要注意揚長避短、培優增效,全力以赴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質量提上來。”

  “總而言之,這‘三新’,你們要結合自治區的實際,看看怎么體現出來、怎么貫徹落實下去。”

  把握主題主線,既有系統思維,也有重點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

  一個指標說明了問題。

  此次提請審議、審查、討論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草案,將2021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6%以上;“十四五”經濟增速指標設定為“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這在五年規劃史上還是首次。

  個中緣由,在參加全國政協聯組會時,習近平總書記一語道破:“去年是2.3%,今年我們定的是6%以上,實際上可以高于這個指標,但是我們留有余地,這樣我們更能夠把主要精力用在高質量發展方面。”

  瞄準“兩高”目標——從高質量發展到高品質生活,一個事關國計,一個連著民生,共同指向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全票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他曾這樣講明初衷:“選擇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選舉,表達了黨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現黨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3年過去了,內蒙古31個國家級貧困旗縣、3681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出列。

  再次來到“本團”,習近平總書記倍感欣慰:“內蒙古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可喜可賀。”

  習近平總書記同時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

  面對更加絢麗的鄉村振興長卷,習近平總書記如是擘畫:“要著力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

  人們還記得,2016年8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班彥村,走進貧困戶家中探訪,同大家一同謀劃易地搬遷后如何脫貧奔小康。

  這次在青海代表團審議現場,來自互助縣的土族代表阿生青告訴習近平總書記,班彥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人均年收入已從5年前的2600元提升到11419元。

  習近平總書記如同親人般詳細詢問:“村民們的電熱炕是什么樣的”“刺繡產業怎么助力脫貧”“酩餾酒怎么做成產業的”……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就是這么一點一滴匯流而成的。

  “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從高質量發展到高品質生活,一個事關國計,一個連著民生,無不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友誼賓館聚英廳,華燈璀璨,氣氛熱烈。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參加看望和討論。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無論是治病救人還是教書育人,都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關,同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圖景密不可分,習近平總書記認真傾聽委員們的發言,不時同他們探討交流。

  胡豫委員,來自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疫情初期武漢收治重癥患者的幾所醫院之一。

  他清晰記得,去年2月10日,在疫情防控最膠著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給大家鼓勁加油的場景。

  此刻,又一個冬去春來,他和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坐在了同一個會場。

  有感于抗疫斗爭的真切體會,胡豫提出“強化公立醫院姓‘公’,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告訴習近平總書記,湖北省正在實施公共衛生補短板強功能三年行動,已開工建設項目1037個。

  “在抗疫斗爭中,公立醫院是中流砥柱。再次說明一個道理,在舉國體制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回應道,“下一步,在醫療體系建設上要進一步鞏固、強化、壯大公立醫院,這一條是明確的。”

  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醫院是關鍵,醫生也很重要。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王辰委員,一直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剛一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就認出了他:“我認識你,但以前開會還沒聽過你發言。”

  王辰在發言中提出,當前一些院校為了提高地位不顧實際設立醫學院,擴大招生規模,在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難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那現在在招生上一些專業是不是降低了分數?”總書記問。

  “一些專業經常處于降分錄取的狀態,讓這些本來非常重要的專業人員素質從根上就出現了偏差,這一點讓我們很擔心。”王辰說。

  “這個還是值得研究的,現在是急了點。”總書記表示。

  “是的,盲目擴大醫生數量,質量如果不上來,不是好事。”王辰建議,杜絕醫學教育低質盲目擴張的現象。

  “對,關鍵是含金量多少,這個要把好關。”總書記一語中的。

  在隨后發言中,習近平總書記有針對性地提出,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立足新發展階段,不斷提高衛生健康供給和服務水平。

  從“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到“落實鄉村醫生待遇”,從“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到“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到“依法嚴厲打擊醫鬧和暴力傷醫行為”……一項項具體部署,為醫藥衛生領域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從“看好病”的問題,又談到“上好學”的困惑。

  來自蘭州大學的嚴純華委員在發言中不無憂慮:“近幾年,中西部高等教育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東部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且有進一步拉大的可能。”

  “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跟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關。”習近平總書記接過話頭,“我們應該通過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來促進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通過解決教育不平衡帶動解決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如何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告訴大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國家將加強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定向培養和精準培訓,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

  提高教育品質,既要解決區域之間不平衡問題,也要解決區域內不平衡問題;既要解決高等教育不平衡問題,也要解決基礎教育不公平問題。

  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的王歡委員,就新時代新階段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幾點建議,其中一條就是統籌城鄉,有效解決“鄉村弱”與“城鎮擠”問題。

  “你這個小學現在都是就近入學嗎?”聽了她的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問。

  “我們主要解決片內的就近入學學生。”

  “這就是教育公平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這個問題也很突出。所以學區房加價很高,都往好學校的片區鉆啊。”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情況非常了解。

  總書記強調,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打著教育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緊盯不放,堅決改到位、改徹底。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的“公益性”,將“高品質生活”細化為一個個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要求。

  凝聚奮進力量——向光輝歷史汲取精神滋養,從優良傳統傳承智慧力量,以團結奮進的精神狀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就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五次黨內集中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拉開大幕。

  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歷史和現實,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再動員。

  在內蒙古代表團,總書記從李大釗同志直接領導和參與在蒙古族群眾中傳播馬克思主義,講到在內蒙古產生的包括烏蘭夫在內的第一批共產黨人,還特別提及兩段歷史佳話:

  “齊心協力建包鋼”——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一聲號召,全國上下,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積極響應,援建人員和建設物資涌向內蒙古草原,在荒灘上筑起鋼城。

  “三千孤兒入內蒙”——自然災害時期,上海、江蘇等地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孤兒,被接到內蒙古,成為“國家的孩子”,“草原額吉(媽媽)”在蒙古包里把他們養育長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百尺竿頭放步行。

  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中國,更加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力量,更加需要團結奮進的精神狀態。

  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憶起一段往事——

  “我是直接飛到玉樹的。當時上到了一個海拔4000多米的村子,那里破壞還是很嚴重的。”

  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強烈地震,習近平同志專程趕赴災區看望慰問。

2010年4月玉樹地震后的玉樹扎西大同村。

2021年3月10日拍攝的玉樹扎西大同村。

  “在玉樹州機關,我給機關干部說了一段鼓勁的話。我說,大災之后肯定有大變化,有你們百折不撓的精神,有黨中央全力支持,有全國人民四面八方支援,大家一起自力更生重建家園,將來肯定會有一個新的玉樹。”

  “您的關懷,溫暖了我們、激勵了我們。”來自玉樹州的代表扎西多杰告訴習近平總書記,“現在玉樹街道更整潔了,房屋更堅固了,奶茶更香甜了,我們真心希望總書記能再來玉樹看一看,到時我們再唱一支山歌給黨聽、給總書記聽。”

  “我很牽掛玉樹,謝謝你今天的介紹,我聽了很高興。玉樹的將來會更好!”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要充分運用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在復雜形勢面前不迷航、在艱巨斗爭面前不退縮。

  實現黨和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需要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也凝結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以及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每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會來到全國政協委員中間,看望大家,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大家通過協商凝聚共識、智慧和力量。

  在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上,林忠欽委員提出,要牢牢抓住全民戰“疫”“現場教學”的大好時機,更加系統深入向廣大青年學子講好抗疫這堂生動、深刻的“大思政課”,將偉大抗疫精神及其背后的鮮活案例融入教材。

  “你的建議很好,這個‘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習近平總書記點點頭,“拿著一個文件在那兒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誰都不愛聽,我也不愛聽。”

  幽默真誠的話語,引來全場一陣會心的笑聲。

  “我們成功戰勝了疫情,又率先使經濟由負轉正,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這不是一時之運,有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接著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國門,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這就是自信。我們要順應這種思想的變化,引導社會各界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凝聚起共同奮斗的磅礴力量。”

  強國必強軍。人民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3月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對加強軍政軍民團結作出指示——

  “中央和國家機關、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落實黨和國家部署要求,把擔負的國防建設領域職責履行好。”

  “要發揚軍愛民、民擁軍光榮傳統,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匯聚強國興軍強大力量。”

  3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會場內,代表們聚精會神,專注傾聽,認真記錄。一個共同的信念在升騰、在匯聚——

  統籌好建設和備戰關系,做好隨時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的準備,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支撐。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

  時間已寫下恢弘篇章,歷史正掀開嶄新一頁。一個風華正茂的大黨,一個逐夢前行的民族,一個日新月異的國家,昂首闊步邁向“第二個百年”的新征程。

【作者: 】  【發表時間:2021/3/12】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