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昨天是中國第二個扶貧日,也是第23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就在前天,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該論壇。習主席在論壇上提出,作為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重要一步,未來5年我國要使現有標準下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樣的承諾鏗鏘有力,彰顯著消除貧困的中國力量。
“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公號(ID:rmrbjjsh)記者獨家專訪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為您詳解這一減貧目標如何實現?

1.我國現行扶貧標準高于世行剛調整的1.9美元/天,只要我們能使現標準下貧困人口2020年全部脫貧,就能提前實現2015年后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2015年后發展議程:不久前舉行的聯合國峰會通過,首要目標是在未來15年內將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的極端貧困人口數降至零。
何為極端貧困聯合國標準——收入不足1.25美元/天世界銀行標準——1.9美元/天(依據新的購買力平價做出的調整)我國現行扶貧標準——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相當于2.19美元/天
記者:總書記提出的目標和2015年后發展議程目標是什么關系?我國能如期實現這兩個目標嗎?
劉永富: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提出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涵蓋消除貧困與饑餓、健康、教育、水與環境衛生、氣候變化等。排在第一位的目標是消除貧困和饑餓,促進經濟增長,其中第一個衡量指標是“到2030年,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極端貧窮”。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講話中明確了中國政府到2020年的減貧目標,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他同時指出,這是中國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重要一步。
1.25美元貧困標準是世界銀行以最窮15個國家的貧困標準為基礎,按照2005年購買力平價調整后得出的平均數,2008年使用至今。1.9美元標準,仍是以這15個國家的貧困標準為基礎,按照2011年購買力平價進行計算得出的。購買力平價方法,主要用于對各國貧困狀況進行分析比較,各國的貧困標準是不同的。因此,1.9美元標準,不是貧困標準的實質性提高。我國現行貧困標準是2011年起實施的,標準為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是2010年不變價,2014年現價為2800元,如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相當于每天2.19美元,高于世界銀行標準。
按照1.9美元標準,世界銀行測算我國2012年城鄉貧困人口為8734萬。2012年我國標準的貧困人口是9899萬人,多于世界銀行標準的人數。再考慮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的期限是2030年,中國政府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的時間是2020年,只要我們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就會提前實現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中國扶貧成就巨大 按照中國現行扶貧標準衡量,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7.2%。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監測公報顯示,我國還有7017萬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
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實現比例減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2.能否實現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關鍵在于切實落實精準扶貧方略
記者:那我們能實現2020年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的目標嗎?如何實現?
劉永富:現在離2020年只有5年多時間,實現這個目標難度是非常大的,必須采取超常規措施,打出政策組合拳,最關鍵的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有的放矢,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扶貧到了今天,重在精準,貴在精準,成敗在于精準。總書記在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做到“六個精準”,要求我們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過去貧困面大,一項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許多貧困人口增加收入,越過溫飽線。現在剩下的貧困人口,大多數是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適宜生存的地方。僅靠自己,很難參與發展過程、享受發展成果。因此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一戶一戶地找原因、找需求、找辦法。
記者: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精準扶貧是我國實現2020年減貧目標的基本方略,下一步如何落實?
劉永富:切實落實精準扶貧方略,下一步要建設好三個平臺,把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建設扶貧開發大數據平臺。我們已經對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進行了建檔立卡。要進一步提高數據質量。進一步找準扶貧對象,把過去該納入而未納入和新返貧的納進來,把過去不該納入和已經脫貧的退出去,真正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把致貧原因分析清楚,制定好分類施策的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監測幫扶成效。
二是建設扶貧開發基層平臺。扶貧對象全部在鄉村,在最基層。工作對象在哪里,工作機構、隊伍和力量就要延伸到哪里。在貧困鄉要建立起扶貧工作站,在貧困村要選派好第一書記和建設好駐村工作隊,配合村兩委落實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保證貧困戶有人幫、有人扶。
三是建立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平臺。省一級設立扶貧開發融資主體,建立整合資金新體制新機制,縣級要以扶貧規劃和重大項目為平臺,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籌措更多資金,用于扶貧攻堅。在確保政府加大扶貧投入的同時,撬動金融資金,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做大扶貧投入總量。建立扶貧資金管理新制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限原則上下放到縣,確保資金項目落實到村到戶,確保貧困群眾參與項目建設,從扶貧資金項目中受益。認真落實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加強群眾監督,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加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紀檢監察、檢察、審計等對扶貧資金項目的監管力度。加強社會監督,引入第三方評估。對違規違法行為,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3.2020年后我國扶貧戰略將向重點減緩相對貧困和統籌解決城鄉貧困轉變
記者:到2020年現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了,也并不意味著中國就沒有貧困問題了?2020年后,我國扶貧將如何走向?
劉永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到2020年現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也只是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扶貧任務,并不意味著我們解決了貧困問題。扶貧將貫穿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政府會永遠關心生活在社會平均水平之下的那部分群眾,繼續采取措施,逐步縮小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020年后,中國扶貧戰略會實現新轉變:一是由重點消除絕對貧困向減緩相對貧困轉變,國家將制定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貧困標準;二是由主要解決農村貧困向統籌解決城鄉貧困轉變,向實現共同富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