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燈火璀璨的一現代化工廠。張九強攝
人民網福州18日電(蔣升陽 鐘自煒)4月23日,福建泉州品尚電子商務公司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當天,在這家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公司,李克強總理親自按下融資標,為一家服飾公司在互聯網上發布融資請求。
品尚緣何吸引李克強總理?答案正是其獨有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平臺!拔覀冊谌珖讋摿恕a業要素交易平臺+互聯網金融+征信’三位一體模式。”品尚公司董事長林宏楠介紹,借助平臺,一方面幫品牌企業找加工廠、幫加工廠找訂單,實現零成本對接;另一方面聯通35個政府機構數據,形成鞋服征信系統,有效解決“三角債”的問題。
“再不創新就晚了”,總理點贊的品尚,正是當下泉州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新常態下,競爭優勢在轉換。泉州舉全市之力,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促進虛擬經濟由虛變實、新經濟業態由小變大、實體經濟根植泉州!比菔形瘯涏嵭侣斦f,泉州這座過去“中國制造”的大工廠,正逐漸變身為“中國創造”的實驗室。
創新:被逼出來的“泉州制造2025”
今年3月底,一份名為《泉州制造2025》的文件正式發布。這一由中國工程院歷時一年的編制完成的文件,就此成為泉州未來十年發展的綱領,也標志著泉州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首個地方試點。
先人一步的創新,在泉州科技局局長顏志煌看來卻是被“逼”出來的。
“泉州制造業體系較為全面、相對完整,是中國制造業的典型代表。”顏志煌說,“隨著經濟進入調速換擋期,中國制造的轉型陣痛也是泉州的陣痛。”
“陣痛”到底有多“痛”?顏志煌坦言是“咬緊牙關”。
“前幾年,泉州一家生產衛浴的上市企業甚至還在采用人工手工打磨產品,整個泉州制造業的技術薄弱可見一斑。”顏志煌說,“不僅技術,人工成本高、資源消耗多、裝備水平低端……整個中國制造業的薄弱點在泉州幾乎都有體現。”
面對困境,泉州政企下定轉型升級決心、積極尋找新的發展坐標,與中國制造最頂層的戰略同頻共振,“泉州制造2025”由此水到渠成。
藍圖寫就,泉州黨委、政府率先發力。
頂層戰略,踩在發展的鼓點上。9月以來,泉州相繼出臺提升質量品牌、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三大專項行動的實施細則,為“泉州制造2025”的三駕馬車畫出清晰的路線圖。其中,不乏“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最高獎勵500萬元”、“未來5年培育50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等大手筆。
簡政放權、強化服務,泉州同樣下了一番苦功。“權力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陸續公布,“陽光化舉措”鎖住“權力任性”:市級保留行政權力事項4070項、公共服務事項421項,精簡率達到4成以上,將更多權限下放給縣級;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35%以內,減少審批環節41個,精簡申報材料57項……一系列變化,見證政府效能的提升。
幫扶企業方面,“月嫂式”服務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困難解決在一線,全市累計為1571家企業提供應急周轉資金383.1億元;問題協調在一線,全市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86.05億元,同比增長19.28%;銀行為全市重點小微企業項目庫入庫企業授信超過200億元;全市三類準金融機構累計為中小微企業投放資金257.11億元……貼心呵護下,泉州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從理念到政策、從規劃到服務,政府的全方位轉型創新,為泉州爭當“中國創造”實驗室打下堅定基石。
轉型:“加減法”中的華麗轉身
政府引領下,轉型路線清晰勾勒,泉州企業的轉型步伐隨之加速邁進。但傳統行業由來已久,企業經營亦有慣性,一個“轉”字談何容易?如何實現華麗轉身,泉州安溪縣用獨特“加減法”給出答案。
10月,安溪南翼新城,一座一期占地400畝、名為弘橋智谷的電商產業基地已初現雛形!拔覀冏畲蟮奶厣,就是整合產業鏈,提供金融扶持、電商O2O、人才培訓、電商運營、產品分銷、倉儲物流等多種服務!被刎撠熑肆种緩娊榻B。
如今火紅的電商產業園區,在幾年前卻還是石材生產基地,“石材行業是安溪曾經不折不扣的支柱產業,我家曾經也是安溪最大的石材商之一。”如今的弘橋智谷負責人林志強,當年的家族企業正是經營石材。
然而,石材行業長期粗放的發展,不僅給安溪環境帶來嚴重破壞,泛濫的石材廠更占用大量土地、嚴重制約了安溪的發展空間。2010年起,安溪以“壯士斷腕”之勢,關閉700家企業,實現石材行業全面退出。
以退為進的“減法”,換來了8000多畝的寶貴土地,也讓騰籠換鳥成為可能。2012年,林志強敲開了安溪縣長高向榮的門,談的不是自家關閉的舊企業,而是未來發展的新思路,“我向縣長提出了投資建設電商基地的想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轉變身份,林志強的電商探索之路就此開始。為快速吸引企業入駐,在政府扶持下基地喊出“辦公倉儲三年免租”的優惠條件;為解決電商人才問題,基地打造網商學院,今年將培訓學員2000人以上;為便利創業,基地提供35類產品分銷,創業學員只需負責店鋪運營,其余均由企業協作完成……因時就勢的“加法”,讓基地走上發展快車道,目前不僅有恒安、特步等知名商家入駐,更有創業人數300余人、分銷店鋪1000多家,園區發貨量一天最高達5萬件。
從“挖石頭”到“孵電商”,林志強的變化折射的正是泉州奮力轉型的努力?v覽泉州,隨著創新孵化平臺的爆發式涌現,一批老產業、舊行業正在加速蛻變。
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領SHOW天地將舊廠房改造為蜂巢式眾創空間,成立5年來已匯聚300多家小微創業企業,擁有年輕創客近6000名,2014年產值超過10億元。
融入“互聯網+”,中興海絲路、一品嘉供應鏈等垂直電商平臺面向全國、覆蓋全產業鏈,石獅星期YI服飾創意博覽園、德化陶瓷電商園、豐澤廣告創意園等項目,正成為更多新模式和新業態的棲息地。今年前8個月,泉州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130.6億元,同比增長48.8%,晉江、南安、德化、安溪四個縣(市)入圍省級農村電商示范縣(市)。
升級:八方引智孵化“數控一代”
要華麗轉身,更要全面升級。實現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數控一代”示范工程是泉州開出的又一劑靈藥。
“‘數控一代’機械產品相當于在機器里安裝了一個‘大腦’,大大提升產品技術性能和附加價值,實現裝備特別是基礎裝備能力的增強!鳖佒净徒榻B。
推進“數控一代”,智力支持是關鍵。把準發展脈搏,泉州重點匯聚科技力量,引導智本與資本深度融合。
為打造“人才硅谷”,泉州采取“平臺+項目+創新團隊”形式,對進駐科技創新中心的各類平臺,在建設階段先給予一定補助,對引進的人才優先推薦列入省、市高端人才引進資助計劃;
為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泉州支持企業與國內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數控技術研發合作、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對采用本土“數控一代”產品最高補助500萬元;
“以前坐飛機到處找專家,現在研究院建在家門口!”兩年間,中科院、華中科大等省內外高?蒲袉挝辉谌ㄔO相關平臺17個,吸引包括15名院士在內的600多位高層次人才入駐。
智本對接資本、智造引領制造,八方引智下,“科技紅利”頻頻派發。
走進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公司,全自動化的生產線上,五軸機器手正快速有序地將已成型的塑料盒從機床中取出!耙郧靶枰斯と〖粌H人工成本高,還容易產生殘次品,更會出現安全事故!惫靖笨偨浝韽埗柦榻B,如今公司采用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發的五軸機械手,精度高、效率快、可調試性強,“現在機器24小時運轉,一天可取件3萬多次,相當于以前六七個工人的取件量。”
“‘數控一代’不僅為泉州經濟發展引入智慧生產線,而且研發投入、創新產出等指標大幅提升,推動企業實現有質量的增長。”顏志煌說,一年多來,近百家泉州企業通過引進3D打印、激光裁剪、產業機器人等,建立了“無人車間”;全市九大產業行業協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000多家傳統制造業企業都參與到“數控一代”示范工程中,平均減少三成勞動力,共申報相關專利3000多項,帶動全社會相關研發費用投入達10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