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魏萊 劉暢 )中國總理李克強9日開始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實現年內兩國總理互訪。中國外交部高層人士8日透露,屆時李克強總理將于柏林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雙方有20余名部長或副部長與會,就“創新和開放”主題進行“最大規模的政府間磋商”。會后兩國將共同發表“行動綱要”,其中涉及的合作領域覆蓋范圍將成中歐間合作之最。
據悉,李克強總理隨后還將赴意大利米蘭參加亞歐首腦會議,屆時將有多個雙邊會晤舉行,這一期間,中方將不會回避包括香港局勢和朝鮮半島局勢在內的地區熱點問題。
就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與中歐貿易的前景,外交部副部長王超8日在回應《環球時報》的提問時表示,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在歐洲,中德、中英間都簽訂了人民幣結算協議。這對提高效率,推動投資和貿易發展有顯著的利好作用。在今年1-8月間,中德貿易額增長超過12%,中意貿易額增長11%,中歐間貿易額增長近12%。這些具體的數據都說明了中歐貿易的良好前景。
就中歐領導人在地區熱點與周邊安全領域的話題而言,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8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證實,李克強總理此行訪問歐洲的重中之重是推進亞歐關系,加強亞歐經濟聯系,中方“有愿望利用經濟紐帶把亞歐大陸聯系起來”。在李克強與亞歐首腦展開的多場雙邊會晤中,包括香港與朝核問題在內的國際熱點問題都可能被談及。李保東表示,中國對 “一國兩制”制度始終堅守,從未偏離,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有關國家應謹言慎行,不以任何方式介入香港內部事務,不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按預定行程,李克強訪問德國之后,還將訪問俄羅斯與意大利,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總理梅德韋杰夫以及意大利總理倫奇舉行雙邊會晤。
一名接近情況的人士對《環球時報》透露,西方媒體一直“擔憂”中俄之間長期的戰略性項目會“穩定推進”,未受有關傳言影響。中俄會推進在航空航天、能源、高鐵等領域的戰略性合作。此外,作為創始國與發起國,亞歐首腦會議的“方向”會決定未來亞歐政治經濟的“成敗”,亞洲與歐洲之間實現“互聯互通”之后,世界經濟增長與發展前景不可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