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刑貪官姜某凡在假釋期間威脅相關媒體,要求刪除其懺悔視頻,并稱侵犯其肖像權,否則將委托律師起訴,相關事件引發網友譴責。據悉,2020年姜某凡因受賄罪被判刑,該案例及懺悔錄像被收入警示片,相關媒體曾進行轉載。
法律保護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服刑人員也有肖像權。但侵犯肖像權一般要具備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這兩個條件。就姜某凡而言,在警示視頻中出鏡,顯然得到了本人的同意;傳播反腐警示片,更不是為了謀利。而且民法典規定,為實施新聞報道,為維護公共利益,或國家機關為依法履行職責,在必要范圍內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何談肖像權侵犯?
警鐘長鳴,警示常在。反腐倡廉視頻作為公開信息,將長期發揮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的重要功能,其作用不止于一時,不因為當事人假釋而失效。
(圖片截圖:浙江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姜某凡大肆指責媒體,既不懂法,也不講理,不知哪來的底氣。
“我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家人,感到非常后悔。”在鏡頭面前,姜某凡曾聲淚俱下。懺悔不在嘴上,認罪不在紙上,改過更不在鏡頭前,關鍵要看是否能入腦入心,關鍵要看是否有長遠行動。法律給予一些犯罪分子以悔過自新的機會。但假釋絕不應該成為悔過自新的終點。收起那些囂張,老老實實做人,恐怕是姜某凡們余生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