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邊防軍和民兵保衛祖國的宣傳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國邊防軍曾嚴懲過多次外國入侵者,保衛了祖國的安寧。其中珍寶島之戰就是最為經典的戰例之一。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中國和蘇聯的關系全面惡化,頗具舊沙皇野心的蘇聯在遠東地區不斷挑釁我國。珍寶島位于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是我國所有,但俄國人卻認為珍寶島——其稱為達曼斯基島是他們的。從1968年起,蘇軍就開始非法登島,甚至毆打我國漁民。1968-1969年冬,蘇軍裝甲車在冰封的江面上甚至碾壓了我國漁民,蘇方邊防軍和我國邊防軍還發生了多次肢體沖突。
珍寶島
為了狠狠地教訓俄國侵略者,我國決定進行反擊。1969年3月1日夜,我軍邊防軍小隊秘密潛伏上島,20多名戰士們在零下數十度的嚴寒中僅靠棉衣和白酒一直潛伏到了白天。2日,我方巡邏隊與蘇方再次爆發沖突。這一次,脾氣火爆的俄國人仗著人多開了槍。這聲槍響簡直就是給潛伏隊員們的發令槍:你打了第一槍,沒問題,但我絕不會給你開第二槍的機會。密集的彈雨突然從樹林中射出,俄國人措手不及,根本沒有想到中方還留了一手,被打得損失慘重,一個蘇聯邊防排就這樣全滅了。隨后,在珍寶島各處,雙方均展開了激烈交火。
我軍火箭筒射手
3月15日,珍寶島的沖突再次升級,獲得了坦克和裝甲戰車增援的蘇軍氣勢洶洶地試圖在珍寶島找回場子,但因為地形的限制,蘇方的戰車根本施展不開,反而被我軍打得損失慘重。在戰斗中,蘇聯一輛T62坦克帶領著5輛BTR60裝甲輸送車,總計6輛坦克戰車試圖通過一段冰封的分叉河道繞到我方后方,但卻一頭壓上了我軍隱蔽布設的地雷。隨后,潛伏的我軍火箭筒射手開始了猛烈射擊,將其全部摧毀。至今,那輛被我軍繳獲的T62坦克仍然保存在軍事博物館中,見證著我軍保衛祖國的英勇戰斗。在戰斗中,我軍指揮員喊出了氣吞山河的口號:國門的這條線,任何人也不能輕易越過!誰敢入侵,就消滅誰!
反映于慶陽烈士英勇事跡的宣傳畫
在戰斗中,我方還涌現出了大量英雄事跡。比如操作無后力炮的炮兵班長楊林,在受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戰斗,最終被蘇軍坦克炮直接射中炮位英勇犧牲。戰士于慶陽在摧毀多個蘇軍機槍點后,被子彈打傷,但仍不愿意撤出戰斗,拿起武器繼續和蘇軍血戰,最終因為傷勢過重英勇犧牲。戰役后,俄國人再也不敢覬覦我國的這塊土地了。
被擊毀后被我軍繳獲的T62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