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德,字子章,別著紅龍堂主、由之齋、清逸廬主,陜西省吳堡縣人,生于1940年10月,原任陜西省文聯常委、陜西省書法家協會顧問、渭南市政協委員、渭南市文聯主席、華山文學主編、渭南市書法家協會創始人、主席,F任中國書法家會會員、全國書畫考級渭南總負責人、陜西三秦書畫研究院顧問、渭南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渭南市秦東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渭南老年大學客座教授。
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并獲獎,有的作品被太白碑林、潁州西湖、乾陵博物館、孔府、倉圣廟、焦山碑林等刻石珍藏。
1998年主持編輯《詠華山書畫繁刻集》;
1999年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001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丁文德書法藝術》;2003年在陜西省美術館舉辦了丁文德書法藝術展;2003年作品入編《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陜西當代書法作品集》;2004年獲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大展賽組委會授予終身藝術成就獎。
同時被評為中國當代百名德藝雙馨書畫藝術家;2005年獲《書法導報》國際書法篆刻年展三等獎;2006年入選中日第七回蘭亭交流展;2006年入選第十六屆中韓國際書藝展;2006年入編《中國書協會員百人作品精選;2007年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全國老年書法作品展;2010年在渭南市舉辦丁文德書法精品展。
丁文德在小的時候,歐、顏、柳、趙四大楷書大家的經典之作曾是他的日課。后來,他嫌作楷書不過癮,便習草。從“二王” 入手,學過王鐸、傅山,也學過于右任。他覺得古人說 得對,“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草書創作應該得乎心而應乎手,順乎性而合乎情,博觀約取,遺貌取神,方能臻達草書的自由境界。反觀當下的創作,往往功利代替了性情,浮躁置換了從容,本是怡情悅性的乘興揮灑變成逞強斗狠的刻意做作,創作的樂趣終成自設的壓力,這無論如何都是有違藝術本質的。看丁老師作草書給人的感覺卻無此通病,有的是心態的放松和散逸,線性的虎蛇狂舞與水墨的痛快淋漓,以及章法的隨意所適、趁勢而為統合在一起,顯得一片神行,時露天機毫,無刻意與造作。八大山人說寫字作畫只是“覓一個自在場頭”,丁文德在創作實踐中尋找的正是這種感覺。他下筆的果敢與肯定表明了他的自信,加上情緒上的適當控制,使人感到他作書的路數,不與時人同,而與古賢合—當然,這些都是在“形而上”,在精神層次的際會與神通。
丁文德書法作品欣賞
來源:三秦視聽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