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黃牧甫篆刻章法美
明清篆刻藝術是繼秦漢印章藝術之后的又一輝煌時期,亦稱為印章藝術史上的第二高峰期。其顯著特點是篆刻人才濟濟、篆刻大家輩出,篆刻流派紛呈、傳世名印迭現、印學著述宏富、印譜刊行成風、印風百花齊放。在晚清印壇中,黟山黃牧甫全面繼承皖浙二派印學精髓,廣收博約,并受趙之謙印學啟迪,以敏銳的眼光取法借鑒大量出土的古器物文字,將印外求印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其創作成就,對后世影響,都成為晚清印壇的一代宗師。
黃牧甫,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晚號別署黟山人、倦叟,徽州黟縣人。他早年齋號“蝸篆居”,中年為“延清芬室”,晚年為“古槐鄰屋”。他生于道光二十九年,卒于光緒三十四年,享年60歲。黃牧甫書、畫、印皆精。篆書淵懿樸茂,自有一種莊穆之氣。他一生精力大多花在篆刻上,作品總數在四五千以上。他篆刻初學鄧石如、吳讓之,繼學趙偽叔,能得此兩家之長。后在廣州、北京期間,接觸金石文物日多,對古璽、漢印、權量、詔版、泉幣文字,皆有自己的理解,入而能出。章法疏密處理,法乎自然,匠心獨運,能在極險峻中求得平衡,在平實中追求變化。刀法剛健有力,豪爽超逸,而能自成風貌。能在清代晚期,浙、皖,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印壇強手之外,另辟蹊徑,在篆刻藝術上別樹一幟。他一生居廣州時間較長,對嶺南和全國印學的發展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傳其學者,有其子少牧及李尹桑、羅憲、喬大壯、鄧爾雅等人。著述有《續說文古籀補》、《黃牧甫印存》上下集等。
黃牧甫篆刻章法美
章法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最具魅力的環節之一。章法以篆法為基礎,通過精心設計,表現作品藝術構思,與之相應的刀法則是對創作構思每一細節的實施。在具體作品的創作中,各種表現手法大多是綜合使用,互為因果、互相映發,最終共同營造出作品的藝術風貌。在作品的基本樣式和和印文結篆風格類型確定以后,印文的排列組合方式是作品章法的最初雛形。一切精細入微的構思,刀石間的磅礴氣勢和細如毫顛的妙趣皆由此生發。
黃牧甫篆刻用刀犀利勁挺,章法化險為平,平中寓奇。它的特點是:“平正中見流動,挺勁中寓秀雅”。本來平正方直,再加上光潔,是最容易造成板滯的。但黃牧甫卻以此見長,用他特有的藝術手法,克服了板滯之嫌,其中很有些奧妙。這個“奧妙”,就是他運用了哲學上的辯證法于篆刻藝術。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充滿著矛盾的,矛盾推動著事物的發展。篆刻藝術也如此。在篆刻中,“平”和“險”,“正”和“斜”,“粗”和“細”,“疏”和“密”等等,都是矛盾著的兩個方面。黃牧甫善于利用這些矛盾,使之辯證地得到統一。在一方印中,往往用一、兩個字造成他們的對立面,在一、兩個字中,又往往用其中一、兩筆(也稱為險筆)造成它們的對立面。把這些辯證地統一起來,就取得了平中有險,正中有斜,密中有疏,方中有圓,靜中有動,巧中有拙,“看似尋常最奇崛”的藝術效果。在矛盾中求生動,這就是黃牧甫篆刻藝術的“奧妙”所在。
從印面效果來說看似平正,而實則氣象萬千,波瀾恣肆。老一輩篆刻家鄧爾雅評其章法為“尤長于布白,方圓兼用牧甫相衡,參伍錯綜,變化不可方物。”每方精彩的印中都不乏有作者的匠心,這種看似不經意,實則苦心經營的巧思匠心在看似平正板滯的黃牧甫篆刻作品中更為重要。然而就大多數印章而言,牧甫章法安排的基調是以漢印均衡法為之,取橫平豎直,讓長短直線作平行而微妙不等距的疏密處理,間以弧線或斜線破其雷同呆板,或以線條輕重點撥出精神,輔之以邊框的粗細結合求其平衡,從而構成印章章法的技巧玄關。平易中見欹側,板滯中含巧思,這是黃牧甫篆刻作品中章法美成功運用的結果,也是黃牧甫篆刻風格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篆刻章法中的起承轉合往往靠的是字與字之間的聯系呼應,黃牧甫在處理章法的呼應聯系上總是善于把多種矛盾因素組合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而又極具匠心。
綜上,學習黃牧甫印藝應追尋勁挺犀利、光潔遒妍的意味,在平簡規整中求其參差變化,要觀原拓以辨其章法、用刀的機巧,體察他所做的嘗試對篆刻藝術創作的借鑒意義。更得關注黃牧甫的書法和繪畫的藝術特征,尤其是篆書的筆法和結體,這樣才能從全方位及更深層次上體悟黃牧甫印章藝德魅力所在。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多臨習其代表印作,辯證地分析他的印作,汲取其精華,剔除拙劣的部分,運用“揚棄”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使自己的技藝不斷提升。
邢宇成
別署名禹成、遂堂,
在黃牧甫一路浸淫多年,
基礎扎實,創作經驗豐富。
在全國各大展覽上屢次獲獎。
黃牧甫中的奧秘盡收刀下!
邢禹成3天解析黃牧甫印風創作規律
開課時間:3月22日-24日 晚19:00—20:30
黃牧甫近法皖、浙大家,遠宗古璽、漢印,兼取金石文字素材,受啟迪于鄧、趙的創作思想與方法,并加以融會貫通,拓展、創造,最終形成雅正、雍容的篆刻藝術風格。從而確立了“黟山派”的印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黃士陵是一位于晚清印壇上具有開宗立派意義的大師,也可以說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繼往開來的大師。邢禹成老師在黃牧甫一路浸淫多年,基礎扎實,創作經驗豐富,在全國各大展覽上屢次獲獎,黃牧甫中的奧秘盡收刀下,通過本次課程我們將:
1.明確黃牧甫的取法與時代關系
2.掌握黃牧甫刀法、篆法、章法、做印法
3.解決黃牧甫創作思路問題
第一節 白文印創作技法解析
1.白文印用篆種類與特點
2.白文印字形結構與特點
3.白文印常用章法解析
4.印內文字方圓運用方法
5.印內線條處理與結尾方法
6.白文印中常用殘破方式解析
7.白文印創作舉例(多組視頻演示)
第二節 朱文印創作技法解析
1.朱文印印用篆種類與特點
2.朱文印字形結構與特點
3.朱文文印常用章法解析
4.朱文文印中常用殘破方式解析
5.朱文印的線條處理方式
6.白文印創作舉例(多組視頻演示)
第三節 邊款技法解析
1.黃牧甫邊款的幾種取法
2.黃牧甫邊款刀法示例(多組視頻演示)
3.黃牧甫邊款布局的常用形式
4.創作中的主要因素
5.邊款創作示例(多組視頻演示)
參考文獻:
[1]唐友才.黃士陵[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2]劉江.中國印章藝術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