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光影華山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光影華山
民國大學生快意登華山,拍了許多珍貴的照片

民國大學生快意登華山,拍了許多珍貴的照片

  自古江山不改,人事代謝。面對同樣的山河,每一代人所看到的風景大致一樣,然而領略的深淺不一。

  現在去華山,山下有索道,山頂有賓館,一兩日之間完成登山、觀日出,來去可謂匆匆。

  在80多年前,曾經有這么一批大學生,用了七天時間深入游覽華山,還拍下了照片,寫下了文字,十分難得。

  

  原載于《柯達雜志》1935年第6卷第1期

  這篇文字惜字如金,又讓人如身臨其境,體驗那個年代華山旅游的快意歡暢。
華 岳 紀 游
作者:王 粲

  嘗讀霞客游記,知華岳峰嶺秀峻,兼有匡廬、黃山之長,乃蓄志必欲探其勝。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月,中大同學組隊西行,遂同往焉。一行十八人,攜攝影機三,余攜柯達折合鏡箱一,萬利及普通柯達卷片廿余,于十六日傍晚登津浦車,十七黎明抵徐州,轉隴海道,十八日黃昏正于潼關宿。

  第 一 日

  二十日下午赴華陰,未入境已見華岳矗立相迎,抵站乃知華陰市面殊小,城內旅館飯店皆無,聞站中人言:來游華岳者多投華岳廟或玉泉院宿。

  我輩以玉泉院當入山道口,游山最便,乃往投焉。

  

  華山前的道路 民國

  

  云門池側之古柏,遠處白屋即云臺觀(原文圖)

  離站南行十里,已近山麓,有云臺觀,乃周武帝為焦道廣建,今惟米襄陽所書之“第一山”三字碑猶存,余只剩殘壁敗垣矣。

  觀左有云門池,池側有老柏頗怪,同伴皆爭寫其狀,余獨為攝一影。

  

  玉泉院之無憂亭(原文圖)

  又二里至山麓,玉泉院已在望,樹木茂密,舍宇整齊。

  入院,有水自上來,曲折流而東下,過小橋。入二門,乃至前殿,又后為正殿,道士邀余等至前殿之兩側房宿。

  行裝既卸,遂先探本院勝跡。前殿之左有亭曰山蓀亭,亭側有無憂樹,傳為陳希夷所植。希夷冢則在亭前,上有覆蔭,下有流水,此境幽絕。再前有亭有長廓,廓盡復有亭曰無憂,凡此點綴,頗擅園林之趣,惟時已黃昏,影箱失效,擬明日上山前先來此。

  第 二 日

  二十一日晨至無憂亭,時日初上,光甚微,乃以f.11秒攝之。八時,結伴登山,溯流泉,行夾谷間,左右山峰對峙,五里為第一關,關為石砌,高二丈,依山臨澗,頗險要。

  

  小上方(原文圖)

  更上,怪石森立,草樹幽麗,又五里為莎羅坪,對坪下為混元洞,上為小上方,又上為大上方,大小二上方俱有屋數椽依石壁間,險不可上,只能隔澗為攝其上。

  

  十八盤山道(原文圖)

  由此而上,山路曲折,曰十八盤。

  回視來路,已為晨霧所迷,同學李君,正立一巨石下開懷寫山,狀極自然,乃急為其攝一快照,李君未知也。

  

  青柯坪(原文圖)

  盤盡,路少坦,即青柯坪矣。

  

  聚仙臺棧道(原文圖)

  至此已為半山,西峰如屏高踞其后,北斗坪聚仙臺如城如堡障蔽左右,其前則僅入山一夾道耳。時日光自上來,攝影迨不可能,惟余以為此影決不可缺,遂思借物蔽鏡頭光,且縮小光圏,微舉鏡頭,恃萬利片之感光迅速,雖遠處隱煙霧中,意必猶能層次清晰,決如計撥開快門,山影乃得。是日除攝影外更得畫稿多幅,晚宿西道院。

  第 三 日

  

  千尺幢(原文圖)

  廿二日東南上經回心石折而東北,巨石斜矗,道經其下,都數百級,如登云梯,是曰千尺幢,級盡有門平覆,門若閉,則雖千萬士卒,亦不能破,故有太華咽喉之稱。同學爭欲于此留影紀念,因攝數片焉。

  

  百尺峽,驚心石橫嵌其間(原文圖)

  更北上兩壁豎立,約百級,有石橫嵌其間,蓋覆如門,正曰驚心石,背曰平心石,俯而過,是謂百尺峽。此上道稍平,二里至群仙館,綴茗稍息。自青柯坪至此,道僅五里,而俯視之已在萬丈深谷中,蓋來路皆陡直也。

  

  猢猻愁,其后即北峰(原文圖)

  又上過老君梨溝,道分二歧,其一南上經木板道至聚仙臺。其一則北上至猢猻愁,上有猴廟,志稱有鐵猿四,今只存其三,名地曰猢猻愁,蓋有雖猿猴至此亦愁而不敢更進之意。惟余以為猢猻愁名雖險而道實坦,聚仙臺之木板道雖無名而實危,影友至此,無論其為有名無名,實皆有留影至價值。

  過猢猻愁復上數十步為北峰,一名云臺峰,峰狹長而頂尖,廟屋左右皆臨幽谷,佳境也,乃止宿。

  余登山兩日,所見山石皆巨大整立,少土,非若泰岱匡廬之土石相間,山間蒼松雜樹,亦多生于石隙中,濃綠殷紅,織成一片秋色,此景輿匡廬春日所見之滿山杜鵑,情似而意趣不同,庸知造物變幻,誠無極也。

  第 四 日

  

  日月崖(原文圖)

  廿三日晨陰雨,霧濃風急,九時離云臺趨玉女峰,經白云仙境坊南上。

  

  登華山之民國要人 1936

  依石壁行,二里路絕,有級鑿石壁間,曰上天梯,攀索上,有金天洞,二巨石仰立,一大一小,中隔一線,是謂日月崖,金天洞即較大一石之石寶。

  

  蒼龍嶺(原文圖)

  更南上經三元洞登蒼龍嶺,嶺寬三尺,左右皆深谷,石級完整,鐵鏈石欄皆可攀附而行,道不甚險,傳韓文公曾于此投書求救,想當時情形或有與今日大不同者!

  過嶺盤曲登五云峰,古松夾道,白霧迷天,遠山近石,均在時隱時現中,半里過單人橋,金鎖關乃達玉女。

  第 五 日

  

  華山東峰(原文圖)

  廿四日天已轉晴,惟氣候仍寒,道路凍滑,故擬止南峰宿。東下,行山谷中折而上,登東峰,峰上遍處皆松,大數人圍,虬枝怪狀,較泰岱對松匡廬漢陽所見更奇絕矣。

  

  南天門(原文圖)

  峰之東,一石離立,險不能上,曰博臺。

  

  長空棧(原文圖)

  舍而至南天門,擬探希夷避靜處,惟道必經長空棧,而棧寬不盈尺,上下皆削壁,深數千仞,朽木似已不堅,試橫移數步,心惴惴不敢進。乃還趨南峰,道經一俯石下,屈身而過,不數十步乃至。

  

  松檜峰(原文圖)

  南峰又分松檜落雁老君煉丹爐諸峰,余先登松檜后落雁,于西峰上能互見削壁高峻之狀,煉丹爐則在西下,于落雁峰上能見之,期明日往。

  

  落雁峰(原文圖)

  余于松檜峰上以側光攝落雁,復于落雁峰平攝松檜,更俯攝同學寫山狀。三片所用鏡頭之高下不同,而光圈時間則一,結果秀美雄壯,俱能各盡其妙。

  

  南峰山道(原文圖)

  南峰以落雁最高,松檜樹木最怪最繁。立峰上,遠能見秦嶺山勢重疊綿延之狀,近能辨本山西北中東諸峰,至若黃河南下,渭水東流,曲折至潼關會合之勢,亦能明白見之。

  第 六 日

  廿五日晴寒,點水成冰,檐前石隙,冰柱層列,雖江南嚴受,恐不及此!

  十時,越仰天池西南下二里,一峰隆起,三面壁立,北依落雁,上有屋數間,是即老君煉丹爐。登其上,看朝霞映日,山色凄迷,數百里沒于天外,美景也。

  

  西峰(原文圖)

  

  西峰松(原文圖)

  又下沿山脊行,達西峰。峰上古松皆怪,于樹隙間得依稀見山下村荘,炊煙繚繞,晨光照耀,呈紫金色,使其人不復知為荒村野境矣。

  久之始下山,東折上金鎖關,循上山路經五云峰蒼龍嶺至云臺峰宿。途中于前日未攝之景一一補作之。

  

  玉女峰上之鐵爐(原文圖)

  由是知華岳自金鎖關以下僅一道,關上始分歧,一至玉女,一至西峰,登峰者若先趨玉女,則先后循東峰南峰西峰而還,若先趨西峰,則循南峰東峰玉女峰而還,我輩所取,即前道也。

  第 七 日

  廿六日趨下山路,十里至青柯坪,又下綠澗行廿五里,山盡出谷,達玉泉院,是山麓矣。

  明日,游華岳廟,登望岳臺。岳廟殿宇巍峨,今已改為陜西農工機器制造廠,工人五百余,出品以軋棉器為大宗,西北一大工廠也。

  

  望岳臺(原文圖)

  望岳臺在廟之最后,正視諸峰,勢極壯偉,乃攝一團體影返。

  

  遠望華山 1936

  

  華山諸峰,1936年航拍

  余在華岳,歷時一周,遍登諸峰,所見山狀以青柯坪之望西峰,聚仙臺之觀北峰,五云之視東峰,南天門之視南峰,最為高峻。

  

  華山蒼龍嶺 1935年

  

  蔣介石登蒼龍嶺 1936年

  

  蔣介石登蒼龍嶺 1936年

  沿途景色以蒼龍嶺五云峰最佳。至朝登極頂,俯視眾山,或帶雪而映日,或受陽而擬金,或背陰而呈紫,其色至麗。即黃河、渭水,于天色初晴黃昏月下見之,亦明碧異于平時,誠奇觀也!

  影友至此,幸勿等閑視之!

  

  華山西峰留影 1936年

  下午復乘車西行,廿八日抵西安,又定計為終南、咸陽等游覽。


打 印 】 【 關 閉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