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布典禮16日晚在京舉行,北京總指數排名第一,蟬聯中國“最慈善”城市。
“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又被稱為“城市愛心GDP”,是民政部2011年推出的、對城市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監測和科學評價的指標體系。
本次慈善指數共有294個中國內地城市參與,慈善指數通過對城市社會捐贈、志愿服務、慈善組織、慈善經濟貢獻、政府支持慈善事業和城市慈善文化這6個方面的29個指標進行綜合計算,評出了中國城市慈善百強榜。
上屆排名第一的北京,此次以總指數94.63分蟬聯中國“最慈善”城市,上海和深圳分別以93.28和93.06位列第二、三位。
第三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布典禮是首屆中國慈善論重要部分。在16日舉行的論壇上,民政部部長、中國慈善聯合會會長李立國指出,中國的慈善文化與傳統源遠流長,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發展之路。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民生改善任務繁重,更加需要發揮慈善事業統籌社會力量和資源,讓社會各界的愛心及時傳遞到每一個困難群眾,幫助他們抵御風險、提升能力、擺脫困境。
他指出,今后將以社會救助為重點,開展慈善活動。同時,將進一步健全慈善組織自身建設,完善決策執行監督制度,確保工作人員、組織財產、慈善活動按法律辦事、依章程運作;將規范款物使用,將所募款物按照協議或者承諾及時用于確定項目,除不可抗力和捐助人意愿外任何人不得擅自變更款物用途。
李立國強調,慈善組織還要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回應捐贈人和社會公眾的關切,以良好的公信力取信于社會。
當天,來自還內外著名慈善機構代表、知名專家學者、愛心企業家還圍繞慈善事業法治、企業慈善文化、慈善創造共享價值、慈善創投、家族基金等議題分別發表主題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