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紅都好人 楊國強
 

在杏花爛漫柳芽初綻的陽春三月、我來到革命圣地延安,我多次來這里,已記不清在延安采訪的次數了,但每次來到圣地都很激動,延安的紅色歷史、延安人的革命情懷、延安經濟建設、城鄉發展的驚人速度讓我耳目一新,每次都會從心底里涌岀一種難以壓抑的沖動,所以我每次延安之行都會滿載而歸,都有長篇幅、有影響的文章出現在中、省報紙的顯要版面。這次來延安是專程采訪延安市慈善協會的,從西安動身時我已構思好采訪延安市慈善協會的方案,延安慈善協會的工作在陜西名列前茅,許多方面都有獨到之處。然而副會長張連義一見面就如數家珍地向我講述了幾個慈善模范人物,其中最年輕的是志丹縣草根慈善家楊國強。

志丹縣地處陜西省延安市西北部,原名保安縣,為紀念民族英雄劉志丹將軍更名為志丹縣。19367月至19371月,黨中央、毛主席曾在這里生活戰斗了7個月,被譽為中國革命的“紅都”。在這美麗的“紅都”我見到了楊國強,他是一個80后青年,個子不高、穿著打扮很樸素,給我第一印象是純樸、厚道、尋常;若在街上相遇誰也想不到他是“慈善人物”,誰也不會把他和“慈善家”三個字連在一起。對于記者的到來他感到茫然、緊張、不知所措,一個勁解釋:“沒啥、沒啥!我就做了點小事,幫了幾個可憐人……”我采訪過許多先進人物,可如此年輕的慈善人物還是第一次遇到,憑著多年經驗我感到這是一位很有報道價值的題材,我和楊國強拉起了家常,逐漸地進入了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交流中一個土生土長、可愛又可敬的紅都小伙慢慢地展現在我眼前。

志丹縣保安鎮柳家溝村位于志丹縣城北二十余里的大山中,黃土高坡、溝梁縱橫、晴天黃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數百年來這里的農戶靠天吃飯,一直過著勤勞而又貧困 的生活。 1982427,楊國強岀生在這里,這一頑強的小生命降臨這家與生俱來的還有貧困,父母親盡最大的努力整日面朝黃土背向天,一滴汗水一粒種的辛勤勞作還是擺脫不了貧困的命運。艱苦的環境貧困的家庭,自懂事起就在楊國強幼小心靈中埋下一顆堅強不屈勇于向上的種子。在楊國強童年記憶中很少有天真爛漫的童趣,家庭的困境使他過早地成熟曉事,他家姊妹四人,他過早地擔負起長子、大哥的責任,上為父母分憂下為弟妹當好保護傘。從十歲開始他就幫大人做農活,農忙時上小學的楊國強早上四、五點就起床牽著毛驢上山坡耕地,十歲的孩子扛不動犁,他就和母親一塊將犁綁在驢背上讓驢馱著走,犁完地天亮時他又背上書包一路小跑趕到學校,每當此時母親都會望著瘦小的兒子暗自抹淚。

楊國強是在柳家溝的黃土坡上成長的,是陜北的風吹著長大的,貧困的家庭、艱苦的環境磨勵著他的心志,他爺爺是位老紅軍在他剛懂事時爺爺就用中華傳統道德對他進行教育,用紅軍精神教他做人做事。楊國強常幫大人做活,陜北人樂于助人、直爽豪俠的性情早早地滲透了他的心田。他自幼樂于助人、幫弱助小又肯吃虧,從小學起他就有人氣、有號召力,是他們村和學校的娃娃頭。童年時的楊國強過早地吃苦,長年的辛勤勞動,無形中卻練就了一副強健身體,力氣比同齡人大得多,1994年在他十四歲初中畢業時因超常的體力被延安市體校選中,從事舉重專業。在當時能上中等專業學校也是件很榮耀的事,可對楊國強家來說每年數千元的學費和生活費可是個大難題,最終還是楊國強七個姑媽湊錢供他上學。

在姑媽資助下楊國強有了展示、深造的平臺和機遇,楊國強是位很要強的孩子,不忘父母和姑媽的殷切期望,用百倍的努力和優異成績回報親人。他又是個知恥而后勇,窮則思變的孩子,上體校的第三年,17歲的楊國強就尋思著掙點錢減輕家人和姑媽們的負擔,他從同學手中借了200元錢去西安批發市場買了幾件衣服在延安擺地攤。楊國強為人仗義人緣好,同學們知道后將他所進衣服全買了,楊國強則以略高于批發價賣給了同學,同學們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楊國強因家貧賣衣服,他進的衣服質量好,但價格比市場低的多,于是同學們紛紛來找他定購,從此他每逢周末就去西安進衣服,好在衣服全是定購的一回學校便分送一空,如此薄利多銷皆大歡喜,這一年楊國強自食其力再沒要姑媽的資助,反過來還資助弟妹和家用,到畢業時他手中還余有2000多元錢,當楊國強回家將這2000元錢交給父母時樂的父母合不攏嘴,在當時這2000元可不算小數目啊。

2001年楊國強體校畢業分配到志丹縣永寧采油廠工作,每月600元工資。在此期間他有幸結識了當時志丹縣信用聯社主任沈建宏,此人德品好威信高,是位有知識有修養的領導,他當時就看好楊國強,認為楊國強本質好有上進心,能吃苦有人緣,他教導楊國強:“做事先做人,人的一生首先要做一個好人才能做好事、做成事,為人要多為他人著想,多幫助別人自己才快樂,才活的有意義”。沈建宏在楊國強眼里是恩師,是忠厚長者;而沈建宏則自詡為伯樂,將楊國強視為一匹千里馬,二人情投意合常常談到深夜。那幾年中楊國強從恩師沈建宏身上學到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他終生受益。

在采油廠工作的四年中楊國強從事過油井看護、管理、電工工作,他為人厚道、工作責任心強,廠內和社會人緣都非常好,在每一崗位上他都干的十分出色,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贊揚。他的工資由第一年的600元逐年遞增,第四年時已達3000多元,憑著他的人緣、人品和工作政績楊國強有望走上采油隊領導崗位,領導和同志們對他寄于很大的期望,都鼓勵支持他。然而家庭貧困的重負一直壓在楊國強的心頭,當時西部開發和市場經濟的開放搞活讓他看到一線希望,他明白每月3000多元工資一個人可以生活的很好,但要讓全家生活的好可不行,要讓全家過上好生活就必須走出去,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拼搏、創造財富;他于2006年毅然決然地辭掉工作下海當一名弄潮兒。

當楊國強決定辭職下海時不少好心人擔心他手頭無資金,會以失敗告終,而楊國強心中有數,他清楚自己無資金,但他也明白自己這些年來真誠待人仗義行事,結交了不少赤誠相見的朋友,他認為這是自己最大的財富,有這些朋友相幫何愁事業不成。在眾多朋友幫助下楊國強承包了一些小的土建工程,由于他為人仗義給工人發工資及時、合理,工作中大家都很賣力,他承包的工程都能保質保量按期完工,深得甲方贊賞,他干的雖是小工程,可足跡遍及延安市許多縣,他在黃陵縣就干了兩年。這位弄潮兒在經濟大潮中練好了水性,逐漸成熟并得到初步成功,到2007年底時他已掙了200萬元。勝利的曙光讓楊國強更加自信,他堅守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則,用意氣、誠信打造一個有特色的工作團隊,打拼岀一塊獨特而平穩的新天地。他致富不忘家鄉,不忘從小玩大的那些小哥們,昔日的朋友都跟著他干,他常講:“有事大家干、有錢大家賺,”他從老家山溝里帶出了一批剩余勞力,讓鄉親們也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楊國強是個標準的陜北漢子,為人豪俠仗義,有凝聚力、有號召力,敢于攻堅克難,天生一副錚錚鐵骨,是個困難壓不倒、遇強不低頭的硬漢。他還是一個滿腹柔腸心懷慈善的好青年,他遇貧困、孤寡老弱就心軟流淚見義勇為。2005年清明節,事業初成的楊國強回家上墳,在村中遇到四位老奶奶,當看到她們還很貧困時當即給每人200元,又買了米、面、油送給這四位老人。2006年春節他給村里六位貧困老人每人送了200元錢,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從此楊國強關愛村中老人成為他人生中一件必做的大事,從2007年起每年的春節、中秋節他都為村里60歲以上老人每人送去200元錢和米、面、油,將溫情送到老人心中。

楊國強在志丹縣只是一個小工頭,憑著誠信掙點辛苦錢,但他卻富有愛心,有顆慈善心,只要手里有錢就想著幫助貧困人群,幫助家鄉父老。2009年他手頭好點便在春節和中秋節時連續兩次為家鄉七村、100余戶貧困家庭送去米、面、油和200元現金,總計金額8萬余元。村中幾位長者感慨的講:“楊國強這娃德性好、心眼好、沒忘生他養他的窮山溝,他們全家已不住村中,但他卻經常回村看望父老鄉親,在我們村他不算最富,從我們這黃土窩窩里走出去發了財的人也不少,只有這娃沒忘根本,把村中老人和貧困戶常掛心懷,比親兒子還好……”。

楊國強做善事是自發的、默黙無聞的,作為一個自然公民他慰問過老紅軍,慷慨救助過許多毫不相識的困苦人。2008年本村五名貧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學但因家貧難入學,楊國強得知這一情況后慷慨解囊,資助這五名貧困大學生每人一萬元,幫他們圓了大學夢。此后他每年都主動資助本村、本縣貧困大學生數名,每人資助一萬元,截止2012年底他已資助貧困大學生50名,資助金額50萬元。2008年“5.12”汶川地震噩耗傳來楊國強當時在延川做工程,主動捐款10萬元;2010414玉樹地震發生后他又主動捐款10萬元,獻上一片愛心。截止2012年底,楊國強為社會獻愛心資助金額已超過100萬元,作為一個80后小工頭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啊!

楊國強是一個普通公民,他做好事不為名不為利,不張揚、無記錄,只求心安理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然而人民不會忘記,黨和政府不會忘記。隨著他資助貧困、助人為樂的事跡增多,楊國強的名子在紅都志丹縣俏然傳揚,從2009年起在紅都“志丹吧里開始出現“好人楊國強的帖子,截止2012年,全縣總人口15.2萬人的志丹縣,發帖、點擊、贊揚“好人楊國強已達3萬余次。2012年楊國強被志丹縣委、縣政府評為“十大杰出青年”;同年,志丹縣政協吸納他為政協委員;2013年初他被評為“陜西省慈善工作先進個人”,成為陜西當代最年輕的慈善模范。

 

【作者: 】  【發表時間:2014/8/24】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