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古稱陳倉,位于陜西關中西部,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降臨之后土,為周秦王朝發軔肇始之地,是周秦文明發祥地,亦是人類青銅文化的主要源頭之一;轄3區9縣和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口372萬。寶雞,作為中國這只赳赳昂首站立的雄雞(中國版圖形狀)之胸腹心臟,有史以來曾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慈善故事,涌現出許多慈善模范人物。他們用“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中華傳統美德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情感千古的慈善故事。十年前,寶雞慈善總會在會長朱宗柱帶領下在古陳倉續寫慈善華章,他們用艷麗的夕陽照耀著古陳倉貧困角落,用慈善之心播灑愛的陽光,用大愛去溫暖弱勢、貧困人群的心房,用心血和汗水鑄就慈善廣廈,用真情感動社會、感動寶雞。十年慈善之路有艱辛、有坎坷,有風雨、有彩虹,有陽光雨露、有豐碩成果,更有輝煌的豐碑。走近寶雞慈善總會,這些從政府官員崗位上退下來的老頭們為慈善忘我工作的精神和情操會使你頓生敬仰。
“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拉開寶雞慈善大戲帷幕
2003年對于曾擔任寶雞市常務副市長、政協主席的朱宗柱來說,是離任后不久心情、精神上的解脫,是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愉悅,對于一個事業心強,人民的責任重于一切,又長期身居要職的他卸去肩上重擔何償不是步入世外仙境,長期工作、責任的重負使他享受到無官一身輕的快樂。朱宗柱從事領導工作幾十年,無論在何種崗位都留下一個很好的口碑,離崗退休后一些企業要聘他當顧問給予優厚待遇他沒動心;然而當寶雞市領導和陜西省慈善協會領導找他談籌建寶雞市慈善總會時他卻欣然應允。
出于對社會的責任,出于對慈行善舉的熱衷朱宗柱義無反顧出任寶雞市慈善總會會長之職,可是當他靜心思考慈善總會工作時卻很茫然,雖然他在縣、市領導崗位多年,可慈善工作仍是新課題,一人一馬一桿槍,一切從零開始,萬事開頭難啊。慈善總會是個民間組織,沒有一呼百應的行政權威,沒有點兵調將的呼喚效應,這一切本在朱宗柱的意料之中,他不向困難低頭,正所謂弄潮者偏尋巨濤駭浪,攀崖者就找險峰難崖。租一間辦公室,裝一部電話,開始“招兵買馬”籌建寶雞市慈善總會,在寶雞市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和直接推動下,在省慈善協會的精心指導下,寶雞市慈善總會很快成立了。
人常說頭三腳難踢,這慈善工作的頭三腳咋踢?從何處踢又是個新的難題,面臨沒有資金,沒有人員,沒有項目,沒有經驗等一系列難以想象的困難和諸多問題,他們認真查閱研究國內外資料,研究分析現代慈善發展規律,深入基層,在寶雞一些企業和山區貧困地區進行調研,尋找工作切入口。經過一番艱苦調研,通過對貧困地區民情的明查暗訪對寶雞慈善工作成竹在胸,制定出寶雞慈善事業發展規劃。慈善工作是取財于民用之于民,取富者之義財用之于貧困之義舉、名垂千秋的善事,就必須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就必須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企業家來共獻愛心,朱宗柱深謀良久,用真情寫就一封“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用中華傳統美德,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用樂善好施濟危救難的情愫號召、激勵寶雞全社會積極參與慈善事業。“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通過媒體發布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愛心企業、愛心企業家積極獻出他們的一份愛心,截止2003年底 共收到捐款500.7萬元。一封“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拉開了寶雞慈善大戲的帷幕,從此寶雞慈善總會的舞臺上好戲連臺,一年登上一個新臺階。
用項目搭建慈善舞臺 請企業來唱募捐大戲
寶雞慈善大戲帷幕拉開后,寶雞慈善總會堅持以項目為支撐,強勢推進,把募集和救助兩者更緊密結合起來,面向社會打造項目品牌,用項目帶動募集用項目促進救助,做到社會企業捐贈、冠名基金、項目三管齊下。把公益品牌與企業品牌結合起來,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全市推出的三種項目品牌,其內容是(1)以募集為主的項目,如:各種一日捐、義演、義診、慈善宴會、冠名捐贈等;(2)以救助為主的項目,同募集不掛鉤,所需資金由慈善總會來出或從冠名資金中開支;(3)向社會公開推出,通過發動公眾捐贈使救募更為緊密結合的項目。慈善溫暖系列工程項目的實施,使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公民意識不斷增強,拓寬了善款募集渠道,提高了慈善資源的開發能力,許多企業以救助品牌項目作為籌款平臺,建立“項目基金”,開展慈善救助活動。有的企業設“留本”冠名慈善基金,以援助項目為載體,基金定向用于救助項目,涌現出一批企業和企業家參與慈善事業的典型。陜西西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起建立慈善愛心基金1000萬元,每年捐款58.5萬元,連續三年捐贈172.5萬元;去年,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又設立三年期限,留本捐息的冠名慈善基金1000萬元,每年將向慈善總會捐資50萬元;寶雞聚豐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宗禮認捐了500萬元的“慈善愛心基金。”從2008年起每年向市慈善總會捐息30萬元,加上他們定向捐贈的項目總額達155.7萬元;東嶺集團捐贈了100萬元救助貧困群眾;抗震救災、助學扶貧、愛心慈善等公益事業100多次,共捐資4000多萬元;寶雞金橋房地產公司董事長郝曉剛捐贈設立1000萬元的“金橋慈善助學基金”。寶雞秦源煤業有限公司設立三年期限800萬元的冠名慈善基金,每年捐資40萬元;寶雞西建集團董事長馮西見設立三年期限600萬元的冠名慈善基金,每年捐資30萬元;陜西三和學院院長王建民設立6年“助孤成才”項目基金,每年60萬元,共360萬元;寶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寶芳向海地我國參加維和警察和因海嘯遇難的部隊戰士家屬捐款100萬元。十八大召開前夕,聚豐集團恰逢20年慶典,他們又與慈善總會簽約設立冠名慈善基金1000萬元。寶雞市慈善總會成立近十年來共募集善款(物)1.84億元,設立冠名慈善基金1.3億元,慈善基金達1800萬元。
從建愛心橋入手 把溫暖送給貧困人群
朱宗柱的工作作風一向求真務實,不喜歡形式主義和花架子。在組建慈善總會的班子時也是任人為實,組建了一個求真務實重實干的慈善總會工作班子,始終保持著下基層調研的工作作風,盡力掌握基層最詳實的情況,使每一個救助項目都成為雪中送炭。
寶雞市所轄9縣3區中有5個半山區縣,其它縣區也多處于川原、淺山,季節性河流、溝壑地較多;有些地方是隔溝看得見,喊話聽得見,可相互接觸就得繞行幾十里。群眾生活、生產物資流通相當困難,農副產品爛在家中也無法進入市場,遇到雨季或災害天氣,人們出行非常困難,直接影響了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群眾期盼政府修橋,而政府及相關部門又不能顧及。寶雞慈善總會掌握了這些情況后決定從建便民橋入手,著力解決貧困地區群眾最迫切的事。朱會長和慈善總會一班人四處奔波游說,和省內外慈善機構以及一些愛心企業達成支助共識,在群眾最迫切需要的地區根據地理環境選定橋的類型,十年來共修建吊橋、平板橋、石拱橋、涵橋、鋼梁橋等“慈安橋”307座,投入資金750余萬元,解決了30多萬人生產、生活、出行難的問題,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做岀了貢獻。
在走基層中寶雞慈善總會的領導們發現,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還有一些極個別弱勢群體雖然解決了溫飽,可遇到子女上學時就捉襟見肘、有的家庭子女因家庭經濟困難難圓大學夢,寶雞慈善總會便把資助貧困大學生作為一項重要項目來抓。他們和愛心企業接軌,創建助學基金,不讓孩子們因貧困而放棄學業,讓莘莘學子人人都能圓大學夢。十年中寶雞慈善總會共資助貧困大學生1600余人,資助中小學生1500余人,資助優秀貧困教師90人,資助中小學校電腦114臺,資助修建中小學校46所。助學金額達5100萬元。寶雞市慈善總會在岐山縣創造的“慈善讀本進課堂”經驗,受到中華慈善總會領導的好評,并在全國推廣。
助醫活動也是寶雞慈善總會工作的又一個亮點,十年中他們資助了21個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126臺(件),資助重建鄉鎮衛生院10所,資助新建農村衛生室10個,先后進行唇腭裂手術300余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200余例,地方大骨節病患者手術185例,肢殘手術92例,還為部分心腦血管疾病貧困患者發放了藥品和健康體檢卡23750張。助醫金額達4500余萬元。同時他們還進行助殘、助孤活動:為肢殘人員發放輪椅273輛,資助孤兒上學600名,資助金額約110萬元。向市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捐贈電腦20臺,支持殘疾人就業培訓和技能教學。在“ 5.12”地震救災中他們資助災民建房1320戶,資助金額1320萬元。
在“春節”、 “六.一”、“重陽”三大節日慰問活動中,他們每年都進行認真策劃安排,每年都有新特色,連續開展了10屆春節送溫暖、“六.一”關愛貧困兒童、重陽節慰問貧困老人活動,惠及城鄉困難群眾29960戶;慰問貧困老人11054人;慰問中小學生19130人。慰問總金額達800余萬元;讓慈善的陽光溫暖寶雞每一個角落。
為政府分憂 有為自然有位
朱宗柱會長和他的一班人都是從政府要位上退下來的老干部、老領導,離開崗位后都可以找一份既輕松又有豐厚回報的事,然而他們和朱會長有著共同的信念:“做在位時想干又無法顧及的善事,干好在位時還沒有干完的公益事,為黨和政府分憂,為困難群眾解難,讓自己的晚年過的有意義,讓夕陽更美好”。
寶雞慈善總會這些昔日的領導們最理解黨和政府,也最了解民眾的疾苦和愿望,干上慈善事業后把救助政府、政策當前還顧及不上的困難群體當作首要任務,通過慈善會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作用。在考察調研中他們發現一些老黨員、老干部、見義勇為者、老英模雖然得到政府關懷,但由于各種原因,生活依然有些困難,于是把他們作為救助對象。今年10月3日重陽節,寶雞市慈善總會對全市無固定收入的城鄉65歲以上的勞模、英模,見義勇為者,農村老黨員、離任村干部的困難者共計300人進行重點慰問救助,每人2000元。同時,還對全市的1450名貧困老人每人按150元標準進行慰問,并動員全市萬名慈善志愿者到城鄉、社區、農村,登門上戶進行敬老、愛老獻愛心服務。歧山縣蔡家坡趙家村百歲老黨員趙啟祖生活困難,今年重陽節接過慈善總會2000元慰問金時,含著感激淚花說:“黨沒忘記我,政府沒忘記我,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慈善總會……”。
為了配合黨和政府發展農村經濟,帶領農民奔小康工作,市慈善總會聯系有關部門,資助50多萬元在太白縣開展綠色蔬菜基地技能培訓,并援助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在千陽、隴縣、鳳縣開展了畜牧、蠶桑養殖,果樹栽培技能培訓,為城鄉經濟發展,農民致富提供了有力保證;在振華技術學院為300多名未考入高中、大學的初、高中貧困學生和少數刑釋人員及其困難家庭子女進行就業技能培訓。
十年來,寶雞市慈善總會的工作惠及困難群眾百萬人次,得到了社會贊譽,得到了市黨政領導和省慈善協會的贊譽。寶雞市慈善總會因此被評為“寶雞市社團工作先進單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朱宗柱會長被中華慈善總會、陜西省慈善協會分別表彰為先進慈善工作者。為去年7月12日,省慈善協會劉維隆會長到寶雞調研工作時贊揚說:“寶雞慈善總會實施打造慈善溫暖系列工程,是現代慈善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是特色鮮明的社會管理的新方式,也是促進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路徑。溫暖系列工程的實施,把慈善救助與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有機地結合,使慈善既為黨和政府分憂,又充分體現了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補充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寶雞慈善總會的工作做出大成績、出了大名,已成為陜西慈善界一顆璀燦的名星,作為一個民間性質的組織卻發揮岀超越民間組織的威力,填補了政府職能無力顧及的漏缺,為黨和政府傳遞愛的陽光,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了作用。如今的寶雞市慈善總會已被寶雞市委、市政府在社會保障工作中視為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為才能有位,他們用自己的作為換得了慈善工作之重位。十年來,寶雞慈善總會每有重大活動,寶雞市委、市政府領導都會親臨參加并作重要講話,寶雞慈善總會每遇困難市委、市政府都會全力支持。今年的“九九重陽節”送溫暖活動大會上寶雞市市長上官吉慶講:“作為市長我的確很忙,然而寶雞慈善總會所干的事業是陽光事業,是大慈、大善、大愛的事業,再忙我也要參加;慈善事業是全社會的事業,是善行天下名垂千古的事業,黨和政府義不容辭全力支持,一定要讓寶雞的慈善事業更大更強,讓慈善走進千家萬戶,讓愛的陽光灑遍寶雞每個角落”。上官市長講完此話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