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的第一位億萬富豪索爾 比約哥弗森(Thor Bjorgolfsson)近日出版了自傳《億萬美元的失而復得》(Billions to Bust and Back)。周二,他將在倫敦為該書的出版舉辦一場慶祝活動。這本書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他創造、失去又重建自己財富的歷程。“2007年3月,在我的四十歲生日時,我站上了世界之巔,全世界只有250個人比我更富有。”索爾在序言中回憶道(在那一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單中,他實際排在第249位)。“但是一場變動的到來讓飛上云端的感覺戛然而止,我被從世界之巔踢了下來,失去了99%的財富。”
確實如他所說,全球金融危機席卷冰島,把這個國家推向了破產的邊緣,索爾的世界也跟著迅速土崩瓦解。他不但失去了數十億美元的財富,還成為了在金融危機之前肆無忌憚地攫取財富的代表。他個人也被指責為導致冰島金融危機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據索爾回憶,他在雷克雅未克(Reykjavik)的居所被潑滿油漆;他和總理的生卒年月被噴涂在房子的外墻。他的個人凈資產直線下跌。在2008年,他和他的控股公司總計負債100億美元,其中將近10億美元由他個人擔保。
書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部分是他聲稱自己再一次成為億萬富豪。這主要歸功于他在基因藥物制造商阿特維斯(Actavis)持有的近2%的股份,這家公司目前的市值是700億美元。他說自己持有的股份來自2012年一筆總價為59億美元的三方交易,其它兩家參與者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2007年,德意志銀行幫助他以80億美元的高負債杠桿,并購收購了阿特維斯,在后來的出售中,德意志銀行只接受現金)和華生制藥(Watson Pharmaceuticals)。華生制藥收購了這家冰島的基因公司,并最終沿用了它的名字。據索爾稱,他持有的價值第二高的股權是波蘭電信公司Play。“和上一次不同,這次既沒有大張旗鼓地炫耀,也沒有在雜志封面的亮相,”他在書中寫道。(截至本文發稿日,福布斯并不能獨立地驗證他的財富金額。阿特維斯稱公司不能證實他所持有的股份,但是索爾稱他將在近日提供相關文件。)
福布斯的讀者可能很熟悉索爾傳奇故事的第一章,因為在2005年初,我們的雜志在美國媒體中率先為他撰寫了人物報道,并讓他作為冰島的第一位億萬富豪登上了封面。文章作者在嚴冬中前往冰島,回來后記述了他傳奇的家庭故事,以及他在俄羅斯的冒險(在他的自傳中,也有一章記錄那段時光,標題為“在俄羅斯的資本主義冒險”)。
索爾和英國記者安德魯 凱夫(Andrew Cave)共同撰寫了這本自傳,他在書中談論到自己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排名,描述了他如何把該排名作為比較自己和冰島同輩競爭者的手段。“在某種意義上,我認為它是一個很好的激勵因素,但它也引出了我的虛榮心,而這是很危險的。”
隨后,他詳細闡述了在他看來究竟哪里出現了問題。索爾聲稱,在金融危機后他只參加過一次訪談,這是他第二次談論這一話題。索爾說,他接受關于自己利用大量低成本資金的指責,但是他也詳細講述了他口中的冰島金融危機迷思。“我想,我會一直把2008年10月發生的事看作是我人生中遭遇的最大背叛,”他在書中寫道。政府并沒有救助冰島銀行(Landsbanki)(索爾在該銀行中持有大量股份),而是被一家競爭對手銀行說服,“錯誤地相信”它才是應該活下去的銀行。“讓我感到憤怒的,并非是政府不救助冰島銀行,從而使我的投資化為烏有;而是政府本可以控制住后來冰島儲蓄銀行(Icesave)儲蓄賬戶出現的問題。如果政府有所作為,雖然我仍然可能會損失投資,但是國家的崩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2008年10月6日,也就是冰島銀行破產的前一天,冰島通過了一項法案,。該法案保證覆蓋國內儲戶的存款損失,但是國外儲戶并沒有被考慮在內。隨后出現了關于冰島儲蓄銀行的爭議。)
冰島銀行的破產登上了全球媒體的頭條,而阿特維斯的命運可能同樣聳動。在2007年7月,索爾為并購阿特維斯,調動了高達80億美元的杠桿資金,其中交易價值的80%都是來自德意志銀行的債務。但是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該公司就已經開始出現問題。索爾在第二年從冰島銀行貸款超過2億美元,才阻止了公司被德意志銀行接管。一年后,分析員認為公司的價值僅為20億美元出頭,遠少于所欠德意志銀行的債務。德意志銀行最后收回了絕大部分投資,但并非全部。